2020年2月7日,國投瑞銀公司發佈《關於國投瑞銀行業先鋒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財產清算及基金合同終止的公告》稱,截至2020年2月6日日終,國投瑞銀行業先鋒的基金資產淨值已連續6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觸發了上述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

根據《基金合同》約定,本基金將依法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本基金的最後運作日爲2020年2月6日,並自2020年2月7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自去年至今,國投瑞銀旗下迷你基金已扎堆清盤,共計有12只基金先後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以來宣佈清盤的5只基金中,國投瑞銀一家就佔了2只,分別是國投瑞銀歲增利和國投瑞銀行業先鋒。其中,國投瑞銀歲增利由國投瑞銀歲增利一年期定開債基金自2018年11月13日起轉型而來。

除了迷你基金扎堆清盤外,國投瑞銀固收老將批量離職

2019年可謂公募基金業績牛市,而基金經理卻再掀離職高峯,共有234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12家基金公司有5位以上基金經理離職。與2015年大牛市中衆多基金經理選擇“奔私”不同,去年導致離職的原因只能用“一言難盡”形容。

固收老將批量離職

國投瑞銀基金是去年較多基金經理離職的公司之一。從公開數據可以看出,離職基金經理韓海平、李怡文、狄曉嬌和劉莎莎,爲資歷較深,業績優秀的固收類基金經理。

資歷顯示,韓海平累計任職時間9年又147天,長期業績優秀且穩定,曾先後就職於國投瑞銀基金和融通基金,現就職於中信保誠基金。

在國投瑞銀基金期間,代表產品爲國投瑞銀和順債券,2年又89天實現收益15.68%。

韓海平離職前管理的基金一覽表:


李怡文累計任職時間8年又149天,代表產品爲國投瑞銀優化增強債券A/B, 8年又149天實現收益84.05%。

李怡文離職前管理的基金一覽表:


狄曉嬌累計任職時間4年又143天,代表產品國投瑞銀新增長混合A,2年又148天實現收益22.30%。

狄曉嬌離職前管理的基金一覽表:


劉莎莎累計任職時間4年又322天,代表產品國投瑞銀雙債債券(LOF)A,2年又282天實現收益31.69%。

劉莎莎管理的基金一覽表:


截至目前,國投瑞銀基金固收類基金經理僅剩下9人,所以韓海平、李怡文、狄曉嬌和劉莎莎4人的離職,對於國投瑞銀而言是核心骨幹成員的集體離職。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層動盪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6月13日,曾引領過公募基金行業創新風潮,推出國內第一隻封閉分級基金,第一隻指數分級基金,第一隻行業指數基金,第一隻帶LOF交易功能的QDII,第一隻白銀期貨LOF基金。

不過近些年來,國投瑞銀基金已經沒有昔日的銳氣,管理層持續動盪,規模不斷下滑。

2019年5月15日,國投瑞銀基金原總經理王彬因“任期屆滿”離職,任命劉凱代任總經理一職。

有意思的劉凱在任職當天,職位經歷了兩輪調整:一份公告宣佈,劉凱的職務由督察長變更爲副總經理;另一份公告則宣佈,由副總經理劉凱代任公司總經理。

然而,高管變動並未就此停止,僅三個月後國投瑞銀基金另一位副總經理儲誠忠因“個人原因”離職。

在掌門人空缺整整5個月後,國投瑞銀基金才終於迎來新總經理,曾任泰達宏利基金副總經理兼投研總監的王彥傑。

不過,在王彥傑的任期,泰達宏利基金髮展同樣不順,規模有較大滑坡,所以王彥傑能否成爲國投瑞銀基金的“救世主”還需打上問號。

王彥傑還曾管理過一隻基金產品泰達宏利泰和養老FOF,該產品由他和泰達宏利組合基金部總監兼信用研究部總監王建欽共同管理。在王彥傑9個月左右的任職期內實現了4.96%的收益率,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漲幅超過12%,跑輸業績基準。


產品陸續清盤 管理規模不穩

2019年公募基金共有201只基金(各份額分開計算)被清盤,其中就包括國投瑞銀基金旗下的14只產品。

此外國投瑞銀基金還有多隻產品處於清盤線之下,分別爲國投瑞銀行業先鋒、國投瑞銀歲贏利、國投瑞銀中高等級債券等。

從排名來看,國投瑞銀基金的規模排名可謂是一路下滑,由最初的15名下滑至2019年的第44名。而絕對規模來看,國投瑞銀基金已經由2017年的995億元下滑至812億元,下滑幅度接近20%。


延伸閱讀
  • 鼠年節後開市首周 41家公募自購基金近26億元
  • 節後首周偏股基金強勢 7只收益率超10%
  • 受疫情影響多家公司新基金髮行計劃延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