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國的革命聖,古時爲重要的軍事重鎮,素有“三秦鎖鑰,五路襟喉”之稱,歷史悠久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即坐落於此,近代以來延安更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毛主席帶領共產黨人從這裏走出,取得了抗戰和解放的勝利創制了新中國,周恩來總理也曾在這裏生活了十餘年時間,還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又一個故鄉。

自新中國建立後,周恩來和延安闊別二十餘載因國事繁忙而未能再回過去,1973年6月9日,周恩來總理陪同越南外賓而再次回到了延安。當週總理剛下飛機並走在夾道歡迎的羣衆中時第一句話這樣說:

“我又回到家裏來了”

非常簡單樸實的一句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自長征來到陝北,周總理和毛主席在這裏戰鬥生活了整整13載,而且他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的熟悉和充滿了感情。

周總理回延安的消息很快的在當地傳播開來了,延安革命老區的百姓紛紛自發的來到了路邊,將鳳凰山革命舊址到賓館的路給圍得水泄不通,激動的民衆爲了看周總理一眼都沸騰了,這也使得周總理的車隊一度無法通行,後來還是由武警護衛纔開了一個通道。

周總理對着窗外的羣衆揮手致意,頓時掌聲歡呼聲響徹起來,熱烈的氣氛洋溢在延安上空。回延安並在這裏僅僅呆了22個小時,周總理不忘關心百姓的生活,他深切的瞭解到延安地區的農業非常落後,還對着當時的延安地區領導說“延安人民哺育了我們,如今延安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我們對不起延安人民吶”。

在延安的這段時間裏他重溫了當年走過的路,並在臨走時給延安人民留下了“延安建設好了,我再來”的話語,當時拖沓着病體的周總理此後再也沒有回到延安,他忘我的工作,爲人民鞠躬盡瘁,以致其去世時延安百姓無法接受,讓人動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