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心理存在小恭是无法否认的,后来在跟张慧表白时他也承认,说自己是个没有自信的人,因为很小的时候妈妈去世,家里又很穷,所以才变得很自卑。”小恭语无伦次地对张慧说了这些话,主要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害怕失去。

在寻找爱情伴侣时,经常会有人将目光投向天涯觅芳踪,却往往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那个身边人。在《撒娇女人最好命》这部电影中,男主角小恭的追爱之旅采用的就是这种舍近求远的方式。

正因为小恭忽视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作为异性伴侣的存在,才使得“第三者”蓓蓓有机会趁虚而入,被踢出局的张慧只得“投其所好”的学撒娇扮嗲,以期引起小恭的关注来挽救,于是一出令人捧腹的爱情喜剧就此上演。

那么问题来了,电影里的两人既然朝夕相处,为什么还会出现一方对另一方的无视呢?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与解读,能够造成这种情感心理,出离不了以下三种因素。

由于太过熟悉,而无法进入状态。

影片中,在小恭的眼里,张慧就是个开朗乐观的女汉子,同时也是自己的铁哥们。而在好哥们身份的掩饰之下,张慧的内心里对小恭则是一片如火的痴情。二人的关系可以用“紧密”一词来形容,却没有亲密的概念。

在三个人吃路边摊这场戏中,小恭哄蓓蓓时这样形容张慧,说她“压根儿就是个男的,尿尿都是站着尿的”。这虽然听上去像个笑话,但实际上却道出了小恭对张慧的一些想法。那就是他跟对方太过熟悉了,熟得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细微之处,熟得没有一点的未知感和神秘感。

这种不分彼此的熟识,怎么可能有恋爱初起时的那种青涩带入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他迟迟没有与张慧发展到恋爱关系。二人之间过于熟悉不是情感发展的障碍,但它会影响感觉的发挥。由此看来,“太熟了没法下手”只是笑谈与借口,不能进入状态才是真。

对感情存有其他的期待,故而采取选择性忽视。

电影中有一段戏份是黄晓明扮演的恭志强与父亲吃饭。当时老恭对小恭说:“你明明知道人家喜欢你,可你还欺负人家。而她就那么傻乎乎的跟你好。”小恭却回答说:“我真不知道她喜欢我,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她喜欢我的。”

跟张慧差不多是穿一条裤子在一起玩了那么多年,就连老头子都看出来两个人的心思如何,可小恭竟然说他是最近才知道张慧喜欢的是自己。此话说起来莫说别人不信,可能就连他自己也不信。

明明对另外一个人有感觉,却不愿承认内心里的真实想法,也许有人理解为这是一种逃避,但实际上这里还夹杂着某种比较特殊的心理。那就是他明知道身边有恋爱的人选,但对爱情还是存有另一番的期待与幻想。也就是说,他不是不认可身边的人,而是希望能够再遇上一个更好的人。

对于来自身边异性的示好,有人浑然不觉表现出天然呆,也有人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小恭便是属于后者。在宾馆的房间里张慧情不自禁亲吻了心上人,尽管令其内心有所触动,可仍是没能唤醒“装睡”的小恭。虽然小恭还在犹豫,在比较,但他却不能正视自己在感情方面“留心眼儿”的行为,故而选择性忽视是宽慰内心最好的方式。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才不敢表白。

小恭和他的老爸在吃饭时谈心,老人家说自己修了一辈子的锁,也可以打开任何的锁,却唯有一把锁打不开,他指了指自己的心,意思是说心锁最难开。老恭的这番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进而老恭又直指小恭的心理症结所在,说他是因为母亲走得早,从小就缺乏一种安全感,怕被人家拒绝,所以就先下手为强的拒绝了人家。

这种心理存在小恭是无法否认的,后来在跟张慧表白时他也承认,说自己是个没有自信的人,因为很小的时候妈妈去世,家里又很穷,所以才变得很自卑。

怕有不好的结局,所以才不敢开始。这种异于常人的心理,基本上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外力变故形成内心阴影所致。然后就会在性格上形成患得患失的顾虑,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畏首畏尾的态度,即便恋爱也是如此。

“我碰到女孩子,喜欢她,我又很自卑的。其实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但是我很害怕,我不懂事,不敢跟你开始。我觉得我很自私,我怕耽误你,也怕耽误我自己。”小恭语无伦次地对张慧说了这些话,主要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害怕失去。过度的看重与过度的顾虑纠结在一起,于是便产生了”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才不敢表白“的这一心理。

在观看这部爱情喜剧片时,有两种人是流着眼泪看完的。一种是被搞笑的桥段与情节给逗得笑出眼泪,还有一种却是笑着笑着就哭出了眼泪。因为也许直到这时某些人才发现了一个爱情定律,那就是费尽心思寻寻觅觅要找的人,其实就曾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但有所感悟时已是失之交臂,悔之晚矣。

不过还好,现实中大部分人就像电影里的男主人公一样,在兜兜转转之后又回到原点,又找回了那个和自己最合拍的人,找回了那个肯陪伴自己、又肯为自己默默付出的身边人。圆满的爱情大结局谁都喜欢,但是还得需要自己去主动把握,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