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流與山脈常常被作爲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沿着東西走向的南喀爾巴阡山脈成爲了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和瓦拉幾亞地區的分界線,形成了羅馬尼亞西高東低的基本地貌,也曾經是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羅馬尼亞王國的分界線。1949 年,繼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成爲第三個和中國建交的國家,當時的羅馬尼亞也處於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或許正是因爲這種因素,中國早期的電影銀幕長期被羅馬尼亞電影占據。

2019 年,中國與羅馬尼亞將迎來建交 70 週年。兩國政府之間也在計劃包括再次開通直飛航線在內的多個合作項目。根據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的消息,從今年 11 月開始,羅馬尼亞將國內旅遊業增值稅從 9% 下調至 5%,這也意味着旅遊業將成爲享受最低增值稅率的行業,這也將促進羅馬尼亞旅遊行業的發展。

1949 年,繼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成爲第三個和中國建交的國家,當時的羅馬尼亞也處於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或許正是因爲這種因素,中國早期的電影銀幕長期被羅馬尼亞電影占據。

《清白的手》(左);《巴布什卡歷險記》(右)

除此之外,羅馬尼亞也一度成爲世界體操強國。羅馬尼亞女子體操隊中誕生了無數體操冠軍和明星,同時也是每屆奧運會都能拿到金牌的隊伍。

羅馬尼亞體操歷史上最著名的運動員科馬內奇

但即使被國人熟知,但相比周邊鄰國,羅馬尼亞似乎有些不引人注意。根據統計,目前前往當地旅行的中國遊客每年僅有 1 萬人左右。或許這次的種種變化將成爲我們瞭解它的最好機會。

羅馬尼亞位於歐洲大陸東部,四周被匈牙利、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烏克蘭、摩爾多瓦包圍,孕育歐洲文明的多瑙河幾乎構成了羅馬尼亞南部國境線的大半,並最終流入位於東岸的黑海。

羅馬尼亞境內的多瑙河峽谷與石雕

蜿蜒的多瑙河在羅馬尼亞下游地區分成了三條支流,在這片地區留下了無數的沼澤、森林和小島,形成了佔地 3446 平方千米的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三角洲衛星圖

多瑙河三角洲是歐洲保存最好的三角洲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遺產與生物圈保護區。共有 1200 種植物、300 種鳥類在此繁衍生息。在這裏生活着來自羅馬尼亞、烏克蘭,甚至是希臘等國家的居民,他們大多靠捕魚和伐木爲生,但由於過度的人類活動,三角洲的生態平衡一度遭到破壞,在被正式劃爲保護區之後,採伐和捕魚被禁止,此地的居民也開始轉向旅遊業來維持生計。

多瑙河三角洲

在三角洲的盡頭,便是羅馬尼亞沿黑海的海岸線,雖然不比土耳其和烏克蘭海岸線那樣狹長(僅 275 公里),但這裏擁有康斯坦察港(Constanţa)、瑪瑪亞(Mamaia)和曼加利亞三處傳統的知名旅遊勝地。這裏的海濱浴場坡度平緩,陽光充足,是東歐地區夏日度假的首選之地。除此之外,這裏還有着羅馬帝國時期留下的廢墟和文物,和大片葡萄園

羅馬尼亞的黑海海岸

而從三角洲向上回溯,便是幾乎將羅馬尼亞全境從中間一分爲二的南喀爾巴阡山脈(Southern Carpathians),南喀爾巴阡山脈屬於綿延 1500 公里的喀爾巴阡山,被認爲是阿爾卑斯山脈向東的延伸。

羅馬尼亞的黑海海岸

南喀爾巴阡山脈在羅馬尼亞境內的長度雖然並不那麼雄偉,但是卻擁有着三座海拔高度都超過了 2500 米的山峯——摩爾多韋亞努峯、達帕倫格峯、佩萊亞加峯。

摩爾多韋亞努峯是羅馬尼亞境內的最高峯

河流與山脈常常被作爲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沿着東西走向的南喀爾巴阡山脈成爲了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和瓦拉幾亞地區的分界線,形成了羅馬尼亞西高東低的基本地貌,也曾經是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羅馬尼亞王國的分界線

由薩利娜·圖爾達鹽礦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和遊樂場

同時,羅馬尼亞也是世界主要的食鹽生產國之一。開採鹽礦在這裏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大大小小的鹽礦遍佈全國各地,隨之建起的鹽浴療養地也吸引着大量周邊國家的人們來此修養身體。

有河流的地方就會隨之誕生人類文明,在舊石器和新石器時期,羅馬尼亞境內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遺蹟。然而實際上有記載的歷史開始於公元 1 世紀的達契亞君主國。而後,羅馬帝國、哥特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都曾分別統治這裏,將境內的幾個公國納入自己的麾下。而羅馬尼亞這個名字就來自於拉丁語 romanus,意指“羅馬公民”。

羅馬尼亞國境變化圖

其中位於中西部高原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曾被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爾人、斯拉夫人、匈奴入侵併佔領過,成爲多種文化、宗教碰撞之下的產物。現在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旅遊資源極爲豐富,錫比烏、布拉索夫、蒂米什瓦拉都屬於這裏,古老的城堡、教堂、城牆佇立在晨霧瀰漫的森林中,優美動人之中又透露出縹緲的神祕感。

而只要來到這個地區,便無法擺脫一個主題——吸血鬼。19 世紀,愛爾蘭作家斯托克(Abraham Stoker)根據以殘暴嗜血聞名的瓦拉幾亞大公弗拉德三世(Vlad III Dracula)寫就小說《德古拉》。

布萊姆·斯托克

1847年11月8日-1912年4月20日

斯托克1849年出身於愛爾蘭都柏林郊區克隆塔夫(Clontarf)。還是學生的時候,因爲一個朋友得緣於戲劇界。他爲柏林晚報撰寫戲劇評論。大學畢業後,進入演劇界。1878年開始,成爲戲劇演員亨利·艾爾文(Henry Irving)的祕書。

自此小說的故事發生背景,也就是弗拉德三世的出生地——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成爲了吸血鬼文化的中心

德古拉的原型:弗拉德三世

布朗城堡

雖然在歷史上與弗拉德三世沒有太多關係。但是建於 14 世紀的布朗城堡依舊因爲小說《德古拉》依舊成爲了吸血鬼愛好者的“朝聖之地”。布朗城堡曾在匈牙利國王路易斯一世、瑪麗皇后、伊麗娜公主、羅馬尼亞政府之間多次轉手,並在 2009 年開始向公衆開放,現在這座城堡中展示了大量中世紀的刑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蘇聯的強勢影響下,羅馬尼亞開始效仿蘇聯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1965 年,通過的新憲法規定國家名稱改爲“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一直到 1989 年羅馬尼亞革命爆發,建立起羅馬尼亞社會民主主義國家。因此在這裏,尤其是首都布加勒斯特仍能看到很多當時社會的影子。

現在仍可以看到共產主義時期的大幅油畫

1984 年開始興建的議會宮一度被稱爲“人民宮”,這座新古典式晚期建築曾被當時的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認爲是布加勒斯特重建計劃(1977 年布加勒斯特遭遇地震)的核心部分。這項工程耗時 13 年,待議會宮建成時,社會主義已經在羅馬尼亞不復存在。根據吉尼斯世界記錄,議會宮是世界上第二大行政建築,僅次於美國五角大樓

議會宮

而議會宮之前的統一大道在 1989 年革命之前被稱爲“社會主義大道”。

原名爲“社會主義大道”的統一大道

雖然在齊奧薩斯庫獨裁時期,布加勒斯特的許多歷史性建築遭到拆除,並加蓋了很多新建築,但由於後來保護的加強,首都還是保留了很多精美的地標,至今仍然有着“小巴黎”的稱號。

位於布加勒斯特富蘭克林大街 1 號的雅典娜音樂廳(Ateneul Roman)則是一幢典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

音樂廳紀念圖(上);音樂廳設計草圖(下)

它由法國建築師 Albert Galleron 設計,並於 1888 年建成。雅典娜音樂廳共耗時 20 多年,原因是當時限於羅馬尼亞國內經濟實力不強,很多工程的資金只能來自民間衆籌。

雅典娜音樂廳

在布加勒斯特南部也佇立着一座凱旋門,爲紀念 1878 年羅馬尼亞獨立,凱旋門得以修建。第一座凱旋門由木頭搭建而成,後來經歷多次的重建和拆毀,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高 27 米的拱門修建於 1936 年9月。高大的凱旋門與周圍呈放射狀的道路難免讓人產生置身於巴黎的錯覺。

布加勒斯特凱旋門

在 Izvor,還有一座建成於 1847 年的公園——西斯米吉烏公園。公園由德國園藝師 Carl Meyer設計,是布加勒斯特歷史最爲悠久的公園。西斯米吉烏(Cismigiu)源自土耳其語cismea,意爲“噴泉”,公園中心的人工湖上橫跨一座石橋,天鵝在水中悠遊,如油畫般的景色吸引着當地人與遊客。

西斯米吉烏公園

旅行信息

目前國內還沒有直飛羅馬尼亞的航線,遊客可以從歐盟其他國家轉機入境,或者從塞爾維亞入境,塞爾維亞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入境政策。

Marriott Bucharest

布加勒斯特萬豪酒店毗鄰議會宮,距離老城區也僅有不到兩公里的路程。402 間豪華客房、6 間餐廳、一個會議中心、健身俱樂部、spa 中心、購物畫廊和 Grand Casino 賭場。訪問羅馬尼亞的外國元首也經常入住這裏。

地址:Calea 13 Septembrie 90, Sector 5, 050726 Bucharest

網址:www.marriott.com

電話:+40-21-4030000

價格:每晚 111 美元起(約合人民幣 770 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