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的春節長假因非常時期而被延長,然而沒過幾天,就有很多年輕網友驚呼:不工作就沒有收入來源,沒了收入來源,就還不了房貸、網貸,現在就連養家餬口都成了問題。於是,就有銀行方面表示,受到非常時期的影響,購房者收入受到影響,所欠的房貸可以延遲歸還,而延遲歸還房貸者則不會影響到其誠信記錄。

一直以來,給人一種印象是,中國大城市百姓的收入趕上發達國家收入水平,中小城市居民也過上了小康生活。但怎麼料到,這個非常時期只剛剛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國內叫喊着還不起房貸、網貸的聲音在快速上升。甚至還有人聲稱,如果再不上班,就沒收入,連養家餬口都成問題。那麼,這些情況背後究竟蘊藏着什麼問題呢?

第一,國內居民抵禦突發事件的能力非常脆弱,僅僅只要一個月,或者幾周不上班,就會淪落到還不出房貸、信用卡欠款,甚至還揭不開窩的程度。這説明很多年輕人平時並沒養成儲蓄習慣,都過着寅喫卯糧的生活。其實這也在預料之中,數據顯示90後羣體平均負債12.7萬元,也就是説90後基本上都有較高的債務。同時,80後都在還房貸、車貸等,他們也沒有什麼積蓄,所以一旦不上班或者失業,很多網民就會喊出還不起房貸、網貸。

第二,高槓杆購房,削弱了居民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本來居民的收入一部分拿來消費,一部分還房貸,剩下的就可以用於儲蓄,這樣就比較良性發展了。然而高槓杆購房後,居民每個月收入一大部分都用於償還房貸,真正可支配收入僅能維持日常生活就不錯了,更加談不上可以有多少儲蓄存款,以應對突發事件。高價購房榨乾了他們的儲蓄存款。

第三,現在很多國內家庭把未來的一切都押在高房價上面了,甚至不惜動用六個錢包付首付,把未來的收入都拿來透支購房。很多小夫妻爲了買房,還要預支未來20-30年的收入,不僅僅導致幾代中國家庭的抵禦突發事件能力低下,而且一旦房價出現大跌,他們手中房子價值就會嚴重縮水。所以,把全部家當或者未來收入押在房地產上面,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第四,僅僅在家休整一個多月,就有很多年輕人支撐不下去了,需要上崗就業,有了就業才能喫飯、還欠款。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GDP絕不能有太多回落,今年國內經濟總體上一定要保持在5-5.5%增速之間,一旦回落太多,造成年輕人失業,那就比較麻煩了。所以,我們國家一定要儘早採取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因爲中小微企業纔是吸納就業崗位的生力軍。預計2月下旬會出來一系列的穩定經濟的措施。

第五,本來銀行普遍認爲房貸、車貸、信用卡貸款等業務風險不大,甚至是香餑餑。但是,現在看來,很多居民家庭對抗突發事件能力如此脆弱,不到一二個月的工夫就支撐不下去了。未來繼續加金融槓桿的風險實在太大,所以,未來銀行會提高居民貸款門檻。如果繼續再搞房地產、網貸金融槓桿,後果肯定比銀行想象中的更爲嚴峻。

疫情剛剛開始,很多年輕人就喊着快支撐不下去了,這説明國內家庭抵禦突發事件的能力非常脆弱。所以,未來國內經濟穩增長,促就業纔是最爲關鍵的,同時,還應該去投機化,把房地產泡沫給慢慢降下來,並且引導國內年輕人羣體要理性消費(包括購房、網貸)。通過此次突發事件後,相信很多家庭會更重視存款增長,這樣才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