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計算機要算15 萬年的難題,量子計算機未來可能只需要1 秒即可解決。當前,量子計算因其美妙前景,引發了全世界的科技競賽。2017 年,中國科大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國平在合肥高新區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從事量子計算行業的初創型公司本源量子,和同伴們在追夢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本源量子創始人郭國平: 讓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郭國平

十多年耕耘,填補國內空白

1977 年出生的郭國平是江西南昌人,1996年考入中國科大外語系,後轉入物理系,一路讀到博士,畢業後留系任教。與量子科技結緣是在1998 年,讀大二的郭國平接觸到著名量子信息學家郭光燦院士的量子研究團隊。在量子信息科學剛剛興起的時候,郭國平開始接觸這個領域最前沿的報告、會議以及理論。

碩博期間,郭國平一直在中國科大學習量子光學,從事量子保密通信及量子信息器件的研究工作。博士三年級的時候,他了解到美國、荷蘭、日本等國的頂級高校都在從事半導體量子計算方面的研究,而我國在這方面還處於空白。於是,郭國平經與導師商量,進入了量子計算相關領域。隨後,郭國平開始負責建立國內首個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組,搶佔國際量子計算的“制高點”。

就這樣,帶着對量子計算的夢想,2005年博士畢業後,郭國平被中國科大聘爲副教授。隨後的十幾年,郭國平一直在量子計算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很多備受矚目的科研成果。2010 年和2016年連續兩次作爲首席科學家負責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量子芯片”項目,成爲目前我國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領域的領軍科學家。

推在線課程,讓更多人接觸

除了在量子計算領域孜孜不倦地攀登一個個科研高峯,郭國平也希望推動量子計算產業化進程,讓量子計算機走進千家萬戶。2017年,郭國平在合肥高新區創立了本源量子併兼任首席科學家。他說,本源量子創立之初,就承載着國家的使命和個人的情懷理想。“我們希望在量子計算領域,爲國家‘爭’到足夠多的核心專利,讓中國在全球量子計算科研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本源量子已形成近百人的團隊,其中八成左右是工程師。而公司也開始打造從半導體量子芯片、測控一體機、量子語言、操作系統、雲服務到整機的完整產業生態。2018 年底,本源量子還成功研製了國內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

郭國平說,量子計算涉及到芯片、測控、軟件、算法和雲平臺等多個領域,這些工作不是本源量子一家就能完成的,但是希望通過實踐告訴產業界和公衆,這些領域很重要。同時,郭國平也希望爲外界提供更多接觸量子計算的機會。因此,日前本源量子推出了在線教育系列課程,希望藉由教學視頻,幫助量子計算從業者、愛好者們構建一個完整的量子計算知識框架。

在郭國平看來,量子計算的研究和實際應用,是一場持久戰,“現在只是萬里長征的開始,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突破和解決,我們能做的就是踏實耕耘,努力推動量子計算領域的科技研發不斷前進。”

(來源:新安晚報)


搜索“本源量子”公衆號,及時關注量子前沿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