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一致投票通過日本加入聯合國的申請,日本成爲聯合國第80個會員國。現在,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是日本謀求進入安理會能否成功,但很少有人關注,日本作爲二戰的戰敗國,是如何成功加入聯合國的。衆所周知,任何一個國家加入聯合國,需要得到安理會五常一致同意,日本在二戰中和中美英蘇都發生過直接戰爭,那麼五常爲何同意它進入聯合國呢?

日本戰敗後,名義上是被盟國佔領,但因爲種種原因,實際上只有美國單獨佔領。日本能夠進入聯合國,關鍵在美蘇兩國。冷戰前夕,美國爲了對付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以及蘇聯,改變了對日本的立場,1948年美國率先放棄了戰敗賠款,並且大力扶持日本。

與此同時,日本的首相吉田茂也非常親近美國。尤其是從1950年6月,半島戰爭爆發後,美國進一步扶持日本,準備將其打造爲對抗中蘇的橋頭堡和馬前卒。

1951年9月8日,在美國的主導下,日本與美、英、法等48個戰勝國同日本在舊金山簽署了《舊金山對日和約》,日本恢復了主權國家的地位,由於當時大陸和寶島誰能代表中國在國際上普遍存在爭議,因此《舊金山和約》的簽署中國被排除在外。《舊金山和約》的序言中有寫到“聯合國歡迎日本申請加入的意志”。

蔣雖然沒有參加簽署《舊金山和約》,但因爲急切鞏固寶島的“合法”地位,於1952年和日本簽署了“和平條約”,條文中承認《舊金山和約》中關於寶島的條文內容,作爲讓步,蔣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

1952年6月,日本申請加入聯合國,因爲沒有結束與蘇聯的戰爭狀態,在安理會上遭到蘇聯一票否決。1954年,日本首相吉田茂下臺,鳩山一郎接任首相,開始改變吉田茂一邊倒的外交路線,開始改善和中國、蘇聯的關係,並參加了萬隆會議,以示日本願意改善和亞洲各國關係的誠意。

鳩山一郎爲了結束與蘇聯的戰爭狀態,頂着美國巨大的壓力,1956年10月親赴莫斯科與蘇聯會談,簽署了《蘇日共同宣言》,並在條約中寫道“蘇聯支持日本加入聯合國的申請”。此外條約還寫道蘇聯將齒舞島、色丹島還給日本,但後來由於日本索要四個島,蘇聯/俄羅斯干脆不還了。

1956年12月7日,日本再次遞交了入聯申請,沒有了蘇聯的攔阻,日本如願以償成爲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現在的日本,正在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不惜在國際社會狂撒現金,在聯合國中交費也毫不含糊,不過這一次五常不會再給日本機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