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愛彌兒》一書的開篇,也充分反映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在四川歷年考試中,盧梭是單選和判斷題的常考點,下面我們就詳細瞭解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啓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在教育上,他認爲教育的任務是是兒童“歸於自然”,這也是他的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在四川歷年考試中,盧梭是單選和判斷題的常考點,下面我們就詳細瞭解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

1、教育著作——《愛彌兒》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這是《愛彌兒》一書的開篇,也充分反映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這本書以孤兒愛彌兒爲主角,以主角的成長故事論述了教育改革,批判了舊教育的腐朽,提出了新教育的原則和理想。全書宣揚了盧梭的性善論以及自然主義思想。

2、教育思想——“消極教育”

“消極教育”是指成人不干預、不灌輸、不壓制和讓兒童遵循自然率性發展。與此同時,“消極教育”並不等於對兒童置之不理,成人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觀察自由活動中的兒童,瞭解兒童的自然傾向和特點;二是要防範來自外界的不良影響。

3、教育方法——“自然後果”法

“自然後果”法是指兒童犯錯誤後,應讓兒童自己從不良行爲的後果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正如盧梭所說“不要對你的學生進行任何種類的口頭教訓,應該使他們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也不要對他們施加任何種類的懲罰……”,他認爲在兒童未滿12歲時,兒童所受的懲罰應當只是“他們不良行爲的自然後果”。

中公講師解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