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华梦

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旅游业遭遇了近二十年来最惨淡的一个黄金周,原本预估的4.5亿出游人次,如今几乎都被关在了家中。疫情暴发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旅游业将在2019年15亿游客的基础上增长3%至4%,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游市场,中国游客的“闭门不出”,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而是整个全球旅游业

被影响的境外旅游业

从2000年的450万人次,到2018年的1.5亿人次,中国出境游的发展一路飙升。而这次肺炎,无疑对价值5.29万亿美元的全球旅游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旅行咨询公司ForwardKeys说,对中国游客减少感受最明显的是亚洲——通常吸引75%的中国春节游客。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长皮帕表示,预计到今年6月份,中国游客减少将使泰国损失97亿美元。曼谷大皇宫附近经营商店的阿里萨拉·查姆苏说:“我们听到(有关)新闻的那天,游客们就走了……我的收入只有平时的一两成。”

《日本经济新闻》4日报道称,受肺炎疫情影响,访日中国游客数量骤减,导致春节期间日本大型百货商场免税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两位数,旅游、航空等行业也遭受重创。而在此前,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访日游客为959万人次,平均每月约80万人次,其中个人游占六成,团体游占四成,平均每月有32万名团体游客到日本旅游。

在柬埔寨,疫情导致赴柬中国游客大幅度减少,平日里热闹非凡的金边大皇宫、暹粒吴哥窟、西港沙滩均显得冷冷清清。金边一家当地旅行社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春节假期,该旅行社取消了二三十个中国旅游团订单,光机票就退了200多张。“中国是柬埔寨最大游客来源国,中国游客不来了,柬埔寨旅游行业损失难以估量。”

离疫情较远的地方也感受到中国游客流失的影响。意大利民意调查机构预计,该国今年旅游收入可能损失50亿美元。在美国,预计中国游客将下降28%,这意味着旅行和机票上的收入减少约60亿美元。一些担忧的人甚至取消了前往尚未受影响的地方的旅行。

与旅游业紧密相连的航空公司、邮轮公司、酒店、餐厅、私营旅游公司等都面临着旅游需求骤降带来的经济阵痛。

以游轮为例,“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已取消约20趟中国邮轮,若不允许14天内去过中国的乘客登船,将影响成千上万的乘客。

除此之外,从事中国游客出境游相关的机构,也遭遇了巨大损失。

77岁的埃杰顿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经营自己的旅游公司“Koala Blue Tours”,他表示,我损失了15个旅行团,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海外旅游市场。

纽约皇后区的一家旅行社不得不取消了200名中国游客的行程安排,老板表示:“这是个大问题,我们不得不取消预定,取消酒店。我们在预订上损失了很多钱。”这让他不得不开始考虑解雇5名员工中的两名全职员工。他说自己将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如果有好消息,他们会继续在这里工作,”他说。“如果没有好消息,就只能裁员。”

境外机构如此,更别说国内的OTA、旅行社、旅游代理等因为取消预订而面临的凛冽寒冬。

人人都想要的中国游客

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的《2019旅游对全球经济影响与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旅游业为全球经济贡献了8.8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GDP的10.4%。除此外,全球有超过3.19亿人的工作岗位依赖于旅游业,占所有就业人口的10.0%。

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对全球旅游业增长做出了1/4的贡献。美国和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经济体,占全球旅游业总GDP的35.2%。

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中国游客无疑是各国都想要争取的一个群体。

一方面,在于中国游客的数量庞大。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次数达55.4亿人次,出境游达1.5亿人次,如果没有这次疫情,2020年预计将有65.7亿人次的国内旅游数及1.8亿人次的出境游数。作为对比,美国商务部的国家旅游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因出差和度假到国外旅行的美国公民总人数达到9300万人次。

另一方面,在于中国游客在旅行消费上的慷慨。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国,消费总额达2770亿美元,占全球1.7万亿美元国际旅游支出的16%。

更重要的是,慷慨的中国游客,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发,消费潜力巨大。根据携程同银联国际联合发布了《新旅游、新消费、新中产:2019年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显示,上海、深圳、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市民成为剁手族Top5,最大的增长黑马则属于三线城市,10个里占了6个。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游业,中国游客都是极为特殊而重要的存在。因此,《福布斯》杂志日前指出,对于全球旅游业来说,失去快速增长的中国旅游市场,即使是暂时的,也十分艰难。

多久才能恢复?

我们都知道,旅游业迟早会恢复,各行各业也迟早会恢复秩序,回到自有的轨道中。唯一不确定的是,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分析人士对此看法不一。

有的以非典为例,预测中国人赴美旅游需4年才能恢复到原先预期水平。

譬如,据美国旅游行业研究机构Tourism Economics预测,2020年,来自中国的游客将减少28%,消费将减少58亿美元。该公司的预测基于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间轴,在非典疫情得以控制后,旅游业在后期出现了反弹。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则认为,疫情结束后,通常需要19个月游客数量才能恢复。

ForwardKeys发言人戴维·塔什也表示,如今与非典时期有些不同。当时媒体报道病毒影响整个东南亚。这一次旅行者更有可能认识到,病毒主要在武汉,这有助于旅游业更快恢复。

与此同时,携程也对旅游业的快速复苏表示乐观。“在非典期间,旅游需求的确下降了。但当非典得到控制后,我们看到了两到三倍的需求。”携程CEO孙洁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出境游服务商的新方向

就如同国内的酒店业、餐饮业、旅游业都在纷纷寻找自救良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出境游服务商,也都需要在此时思考新方向。

在这里,所有新方向的前提是,中国的主流消费客群,或者说是对旅行行程最终拍板的人,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携程与万事达卡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跨境旅行消费报告》来看,我国出境游客年龄正呈哑铃式分布,增长重点分布于“50后”“60后”及“90后”“00后”两端,年轻人展现出迅猛增长及后续发展潜力,“90后”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8%,“50后”复合年增长率39%,携父母出游族群占24%。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4个出境游新方向。

旅行社那一套更难走了

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日子本就开始不好过的老牌旅行社,接下来会更艰难。在年初迈点的年度研报中我们提到,伴随拥有178年历史的英国老牌旅游公司Tomas Cook的倒下,暴露出了老牌旅行社如今的生存现状。

一方面,经营的门槛并不高旅行社本就竞争激烈,而在竞争中不少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短期效益的经营者推出低价团扰乱了市场,也影响了旅行社的整体形象。接触信息较多的年轻人,极有可能会带着家中的长辈一起避开旅行社。

另一方面,来自线上旅游商的冲击以及自由行成为旅游消费大趋势给传统旅行社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如果是老牌旅行社,必须要顺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利用好自己市场的精通优势,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调研,研发适应本地游客的旅游产品,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定制小团成新趋势

在老牌旅行社落寞的同事,定制小团成为新的趋势正在崛起。定制小团几乎兼容了旅行社与自由行的优势,既能家庭朋友组团出游,也能躲开强制购物,自由度很高。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新跟团游大数据报告2019》指出,中国游客几十年来与陌生人组团的习惯正变成与家人朋友组成小团、私家团,游客需要更多时间探索目的地,更自由的半自助游更受欢迎。

举个例子,6人游旅行网作为主要做定制旅游的企业,95%的客户都选择出境游。行程重点不再仅仅是景点观光,而是深度体验异国文化、增加亲子互动趣味。

专注下沉市场

在“小镇青年”不容忽视的今天,出境游服务商不应只看到一二线城市旺盛的出行需求,更应看到三四线城市人们的“野蛮生长”

同程艺龙与同程旅游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尽管北上广深等发达区域依然是主要的客源地,但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也表现出了强劲的需求,整体的需求增幅领先于一线城市。随着一线城市旅游消费增速放缓,三线及以下城市逐渐成为我国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市场下沉已是大势所趋。

伴随着互联网与交通的飞速发展,对于同样的一批90后来说,他们接触的信息并没有太大差别,无论是身处北上广还是位于某个小城,他们可能有着同样的出境游目的地与相差不远的消费能力。

小众目的地更受青睐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境外目的地条目下,小众这一关键词的搜索量大幅上升,2019年同比涨幅高达132%,“网红”的搜索热度涨幅为44%。

无论是更追求个性化的90后还是想要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年人,都想找些不一样的目的地。在旅游指导书中霸占了几十年的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只是最普通的打卡地,相比起来,小众目的地更受青睐。

不可否认的是,境外旅游业同境内旅游业一样,都在这场疫情中遭遇着艰难时刻,但同样的,越是艰难,越要抓住一切弯道超越的机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非迈点网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