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流泪,眼睛都干涩的疼了。因为李咏老师过世,每一条关于他的消息上了热搜,都会流两眼泪。他才50岁,他那么爱他的妻子,那么疼他的女儿,那么孝顺他的父母,又那么善待着他的观众,如此突然的离世,即便是作为离他最远的观众,都觉得忍不住要流眼泪;不敢相信,李咏这么突然的走了。如果事先有任何关于他生病的消息,或许在听到他病逝的消息,也会有心理准备的吧。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但是没有,任何关于他健康出现状况的消息都没有。不仅媒体不知道,观众不知道,连同他的许多同事朋友,也都是从哈文老师的简短通告中才得知李咏老师的病逝消息。之前,大家似乎谁都不知道。他不是一个张扬的人,这次也把自己的病情瞒到了最后。他曾经说过,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会选择安静的离开;现在看,他似乎如愿以偿了。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关于李咏,如果不翻看他的自传,单凭他主持节目去判断他,印象中,他都是一个爱笑的,声音非常好听的主持人;仅仅是一个主持人。眼里带笑,说着一些俏皮的话,主持风格热热闹闹,稳稳当当。翻看他的个人自传,你会发现,李咏老师不仅在舞台上是一个满脸笑容的主持人,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多情的有爱的非常有责任感的男人。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2009年由长江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咏远有礼》,是主持人李咏亲笔操刀的自传,书中,他自己调侃说,这不过是一本自传体罢了。现在看,这是李咏老师给人们留下一本最近距离了解他短暂一生的书。书中,从他的出生,到他的大学,再到工作;从自己到妻子,再到女儿,到父母以及工作中很多人,包括他对于自己的告别仪式都做了风趣的描述。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一边流眼泪,一边看他的生平,有太多不舍和心疼。他是家里的“老疙瘩”,在父母面前也曾被惯坏,也曾叛逆到跟自己拍桌子瞪眼,也曾如朱自清一样,对自己父亲的背影感到抱歉。描述中,能深深感到初次离开新疆“小地方”时的兴奋,感觉的到第一次来到北京广播学院后的“脱缰野马”之势。他没有原谅自己年少时对父亲的无礼和不屑,却一直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弥补对父亲那些“不良举动”。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他梳中分,来自父亲从小对他的要求,他待人接物和善有礼,也来自己父亲对他的谆谆教导。甚至在大学里找个女朋友,都是因为父辈对他的建议;这些李咏老师都做到了。对于哈文,李咏把能给的爱都给了。他怕她,是因为他爱她,从大学第一年开始,他就留意到这个在他眼里“阳气过剩”的胖胖女孩子,于是,从相恋到结婚,再到把这段婚姻从“七年之痒”变成“美好银婚”,李咏把自己的爱全部给了哈文。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这一段对李咏和哈文,应该都是美好又难忘的。两个人在1988年4月13日,哈文生日当天确定恋爱关系。用他的话说,妻子哈文是一朵“塑料花”,美,放哪儿都美,无论何时何地,放哪儿都是美的,不娇气不凋零。他说,工作中见过的美女太多,但是,每次回到家看看哈文,都觉得还是自己的老婆最美!他深爱着她。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大学毕业后,热恋中的两个人因为工作关系,一个被分到天津,一个被分到新疆,相隔“十万八千里”,没有手机,电话都极少用,只能用书信保持联系。因为爱的太辛苦,结婚后的十年里,夫妻两个人没有要孩子。原因简单,就是不想孩子这个他眼里的“第三者”分享他们两个人的爱情。直到妻子说家里过于冷清,他又是老李家的“老疙瘩”独子,两个人这才要了孩子。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原本以为是男孩的,没想到是个女儿。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是爱。把女儿宠溺到可以不把他“放在眼里”,把“找抽啊你”当做口头禅。宠溺到自己害怕当姥爷,还曾公开演讲过一篇名为“致我的情敌”,这个情敌就是未来的女婿。他跟妻子说,女儿要找的人,一定的比自己好一百倍才行。他要求自己的女婿,第一点就是身体健康,让自己女儿有和坚实的依靠,永远的依靠。没能看看这个“情敌”长什么样子,是李咏老师永远的遗憾吧。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他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非常忠心。他说自己只负责赚钱,老婆负责花;连自己家的银行卡密码都不问。他以身作则,对女儿言传身教,做一个有智慧的老爸。他孝顺,在八九十年代,刚挣到第一桶金,就孝敬自己的老丈人。后来更少给父母置办房子,接他们到身边定居。他是个有礼貌的主持人,因为父亲盯着他,不允许他“得瑟”。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他对谁都好,就是对自己“不好”。书中多次提到,因为自己性格轴,工作上很多事想不开,经常好几天不睡觉,睡不着觉,需要安眠药帮助入眠,或者出差国外,不需要倒时差,是典型的“夜伏昼出”的夜猫子型。不知道这些跟他这场抗拒了十七个月癌症有没有关系,再看看觉得好可惜,很心疼,也许真的不应该有这些“不得已的习惯”。如今,他走了,留下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女儿,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找一些可以后悔一下的原因,只有“假如”“如果”和不停的泪水。

泪目:看李咏的自传感到更多不舍,他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很不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