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花朵财经汇总资料情况分析,对于目前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更需要的是尽早复工,从而赚取现金流或者至少能够赢得减少现金流出速度的时间。花朵财经认为,在疫情解除后的第二季度,能够活下来的中小微企业,还会面临消费暴增情况下产能不足的问题。

作者 | 花朵财经

花朵财经ID | F-Finance

||

推迟,推迟,再推迟!复工时间的推迟,让一个广州档口的小老板,硬生生将春节假期过成妥妥的年关。

对于她来说,疫情造成的现金流寒冬,可能贯穿整个上半年。

▲视频中女子称,广州十三行店铺10平米的店铺月亏可达50万

2020年的第一个月末,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疫情扩散,各个省市开始推行延期复工政策。不少省市将春节延期复工的时间,定为2月9日24时。

相关延长春节假期政策出台后不久,不少大企业就已经站出来发声,喊出自己最大的困境——缺钱。

餐饮行业的西贝、外婆家老总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都强调自己人工、物料、场地成本高企,自有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六天之后,西贝就表示自己的困难已经得到改善。

西贝在国内餐饮行业中,也是行业龙头。由于本身体量巨大,社会影响力较高,因此自有主流媒体为他们发声。

相比之下,众多中小微企业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有刚刚在2018年开连锁加盟店的小企业主,东拼西凑攒出200万,结果行业不景气挺过2019年,幸运的不赔不赚,但是到2020年开年就接到当头棒喝,不知该如何是好。

也有电商公司的小老板,本来就已经准备节衣缩食,度过年关。没有想到这个年关的关卡高度超出自己的想象。最终只能苦熬。

还有80年出生的小老板,实在赶不上互联网时代风格的转换,只能偷偷的在网上找工作。

还有一些小企业主,在吐槽之余,还在想怎么解决房贷和商业贷款的问题。但现实对他们来说过于残酷,很多银行过了0点就直接扣款,“房贷扣的比平时快”。

一片愁云惨淡的背后,是众多小企业主无法集体发声的无奈,更是新冠疫情对第三产业造成冲击的传导。

从GDP增速来看,2019年4季度,我国GDP增速经国家统计局修正后,维持在6.1%,属于经济筑底但尚未企稳的阶段。

虽然GDP总量突破90万亿,但我们还是明显能够感觉到,2015年开始的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方式,是在维持以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速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扶持第三产业的力度。

其中,众多中小微企业所在的交通运输、餐饮和零售业,在2019年,同比增速就处于下滑阶段。批发零售行业GDP的比例,从2017年的7.1%下降至2019年底的5.7%;住宿和餐饮行业GDP同比增长率,也从2017年的7.1%下降至2019年的6.3%。

市场蛋糕还在不断做大,但是新机会带来的利润在不断降低,想获无脑赚差价反而需要在市场准备阶段投入更大的脑力。

这就是在新冠疫情来临之前,很多在第三产业中搏杀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现状。

统计局早在2013年就做过调查,当时其统计口径下的市场主体90%以上都是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贡献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一半以上的税收。同时,从行业分布看,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中。

新冠疫情出现之后,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是工资照发、房租照交、利息照付、交货日期迫近、招工难、产能恢复慢导致客户流失的困境。

“若推迟复工复产,一些中小企业的承压能力将达到极限,商品供应将越来越紧缺……”

“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更大,肯定会特别困难,又是就业主力,财税货币政策应重点纾困。”

很多省份,尤其是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省份,已经走在复工行列的前头,开始分批次有条件复工。

2月9日下午,江苏省发布公告《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企业复工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表示,企业只要有效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均应准予复工。疫情当前,江苏各市凝心聚力帮助企业平稳过渡,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除了尽快复工,从而让人员流动带动消费之外,金融助困和财税助困,也是目前亟待落实的政策举措。

虽然目前我们看到,央行、发改委、财政部、国税总局已经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非常时期的运营提供便利。但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由于能够获得的相关金融、政策资源有限,中小微企业在非常时期可以保证企业现金流稳定的手段不多。除了银行经营贷、抵押贷和民间拆解之外,几乎无解。

从花朵财经汇总资料情况分析,对于目前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更需要的是尽早复工,从而赚取现金流或者至少能够赢得减少现金流出速度的时间。如果商业银行能够在降低经营贷利息的同时,对房贷利息缓征,可能对很多中小微企业主来说,才能稍稍松一口气。

当然,这些临时性质的措施,只能解决抗疫非常时期的一时问题,解决不了中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实质矛盾。

花朵财经认为,在疫情解除后的第二季度,能够活下来的中小微企业,还会面临消费暴增情况下产能不足的问题。只有捋顺自己的如何从初始资本-货物/服务-现金的经营循环,找到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才能将“苦熬”变为“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