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記者,萬佳麗上海)訊,2月3日,康美藥業宣佈公司"15康美債"未能如期償付回售款和未回售部分利息。同日,康美藥業通過資產處置等方式籌集到了11.3億元,並表示公司正在加緊完善差異化支付方案。

差異化兌付方案將如何兌付?也就在康美藥業公告違約的當天,有"15康美債"的持有人拿到了一份兌付方案,這份兌付方案顯示康美藥業將對個人投資者以及持有金額在20萬元以下的機構投資者進行優先兌付。

根據該人士提供的兌付名單顯示,全部兌付的持有人加起來,其兌付金額正好是11.3億元。該人士表示,"我們瞭解到,其實康美(藥業)在賣地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這筆資金用於這些持有人的兌付,賣地的資金正好也是11.3億元"。

1月23日,康美藥業發佈《關於全資子公司出售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康美藥業下屬的全資子公司康美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擬向廣發基金出售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琶洲的項目地塊,出售價格爲不高於11.3億元。

此外,財聯社記者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以下簡稱"中登公司")瞭解到,康美藥業已經把11.3億元打入中登公司指定賬戶,但截至發稿,中登公司並未向個人投資者賬戶打款。

然而這份兌付方案一傳出,遭到大量機構投資人的質疑。有一位通過私募機構投資"15康美債"的個人投資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首先,你這個兌付方案是沒有經過債券持有人大會同意的,其次這種做法也違反債券市場同債同權的原則。

值得注意的是,該人士提到,雖然優先兌付個人投資者以起到對散戶的保護目的,這種做法在債券違約兌付事件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這隻"15康美債"中有十幾個散戶持有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就這幾個人加起來有三億多,"我們不清楚這是否是真的'散戶",很可能是披着散戶馬甲的機構,是否是康美藥業的關聯賬戶"?

根據記者獲取的一份持有人名單顯示,"15康美債"共有3664位個人投資者,總共持有金額10.926億元,228家機構投資者,總共持有金額13.073億元。可以看到,個人投資者的持有金額與散戶持有金額不相上下。

15康美債兌付方案引爭議 康美藥業債務危機待解

此外,持有金額在一千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有13位,這13位個人投資者的持倉金額就達到2.5億多元。這其中持倉最多的個人投資者吳某有兩個賬戶,共計持有5963.6萬元,在機構投資者中,這個金額都可以排到第五位。

15康美債兌付方案引爭議 康美藥業債務危機待解

並且上述通過私募基金投資"15康美債"的投資者還表示,"我就是通過私募基金購買的散戶投資者,按照這個兌付方案,卻要被認定爲機構而無法兌付。但那些持倉上千萬的散戶卻獲得了兌付"。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2月10日,"15康美債"的第二版兌付方案已經出來了,但需要等待2月24日的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經債券持有人表決通過,該方案纔會在當日進行公告。

"15康美債"發行於2015年3月6日,發行總規模24億元,票面利率爲5.33%,期限長達7年,附第5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康美藥業顯示,根據中證登上海分公司提供的《債券回售資金付款通知》,"15康美債"的回售數量爲2,364,518手,回售金額24.9億元(含利息),回售資金到賬日爲2020年1月22日,然而截至目前,康美藥業流動性資金較爲緊張,未如期償付未回售部分利息。

上市之初,"15康美債"信用評級保持AA+,在2018年1月"15康美債"評級上調至AAA,個人投資者此時可以進場交易。然而在2018年12月,康美藥業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兩個月後信用評級下調回AA+。之後"15康美債"的評級又下滑至B,到今年2月5日下調至C。

值得注意的是,自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康美藥業即表示將變賣資產還債。去年11月初,康美將其持有的廣發基金9.458%股權以13.9億元轉讓給了廣發證券。

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若加上這13.9億,這次24億的"15康美債"應該是能還上的,"實際康美12月收到這筆資金(13.9億元),但當時康美出讓廣發基金收回的資金用去銀行的過橋借款了。2019年康美兌付了好幾筆短融,最後幾筆是向銀行暫時借的錢。康美藥業合作的三家銀行主要是是建設銀行、浙商銀行和交通銀行。

但康美藥業相關人士表示,此前變賣廣發基金股權所獲資金已全部投入生產經營。

2019年2月,"18康美SCP003"兌付。

2019年3月,"18康美CP001"兌付。

2019年8月,"18康美CP003"兌付。

2019年12月,康美藥業獲百億銀團貸款公告後。

值得注意的是,幾次短融的順利兌付以及獲得銀團的白億貸款給部分投資者帶來一種假象。有投資者告訴記者,我們以爲康美還有能力應對它債務,但現在隨着"15康美債"的違約,我們發現康美藥業的債務危機遠比我們之前想象得還要嚴重,"據我們瞭解,那個百億銀團貸款計劃原來也只是用來置換存量的到期債務,最後幾筆短融也是康美向銀行借的短期過橋資金"。

2月7日,康美藥業公告《關於召開"15康美債"公司債券2020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的通知》,表示於2月24日召開持有人大會。而這也是繼2018年康美藥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並且逐步出現債務問題以來,廣發證券做爲債券受託管理人第一次通知債券持有人召開債券持有人大會。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根據記者獲取的一份持有人名單顯示,"15康美債"共有3664位個人投資者,總共持有金額10.926億元,228家機構投資者,總共持有金額13.073億元。可以看到,個人投資者的持有金額與散戶持有金額不相上下。

15康美債兌付方案引爭議 康美藥業債務危機待解

此外,持有金額在一千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有13位,這13位個人投資者的持倉金額就達到2.5億多元。這其中持倉最多的個人投資者吳某有兩個賬戶,共計持有5963.6萬元,在機構投資者中,這個金額都可以排到第五位。

15康美債兌付方案引爭議 康美藥業債務危機待解

並且上述通過私募基金投資"15康美債"的投資者還表示,"我就是通過私募基金購買的散戶投資者,按照這個兌付方案,卻要被認定爲機構而無法兌付。但那些持倉上千萬的散戶卻獲得了兌付"。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2月10日,"15康美債"的第二版兌付方案已經出來了,但需要等待2月24日的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經債券持有人表決通過,該方案纔會在當日進行公告。

"15康美債"發行於2015年3月6日,發行總規模24億元,票面利率爲5.33%,期限長達7年,附第5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康美藥業顯示,根據中證登上海分公司提供的《債券回售資金付款通知》,"15康美債"的回售數量爲2,364,518手,回售金額24.9億元(含利息),回售資金到賬日爲2020年1月22日,然而截至目前,康美藥業流動性資金較爲緊張,未如期償付未回售部分利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