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图片源于网络
文 / 高春亮

2月3日,郑云无奈而愤怒地喊了句:“5分钟后,企业微信见”,然后挂掉了微信群的语音群聊。
郑云是一家小IT企业的董事长,他用两天的时间想了想今年公司的发展规划以及每个员工2月的工作任务,几页A4纸上有他写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画的一目了然的图例,计划周一(2月3日)通过线上会议系统公布实施。
第二天早上9点半,郑云在工作群里发起了语音群聊,开工讲话、新年展望以及任务安排,持续了大概40分钟。临近结束,他让主要部门负责人复述一下他们部门短期的工作任务,结果却是“主次不分,丢斤少两”。
郑云很生气,他对记者说:“本想着这么一个简单的会议通过微信群语音说下就好了,没想到效率如此低下,不知道负责人都在干什么。”于是,他要求员工马上用企业微信开视频会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程办公成2020春节后上班的无奈选择。需求短时间聚集爆发,钉钉、企业微信在2月3日一开工出现短暂崩溃,在AppStore中,两者均上了热门搜索,同时位列免费App排行榜前五。
还有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在少数派网站上,飞书是一款备受好评的产品。少数派是一家重点关注软件产品的媒体,其slogan是高效工作和品质生活。
包括在线办公的To B互联网是一个受投资机构、创业者高度关注的赛道,过去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整体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因为新冠肺炎,线上办公是不得已的选择,这会成为To B互联网发展的契机?
每一颗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祝福正在抗“疫”的所有人,加油!
1
抗“疫”办公: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发力
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协同办公迎来高潮,企业争相开放资源,升级服务,帮助企业“战疫”。
钉钉发布了支持“在家办公”的免费解决方案,包括远程视频会议、保障企业组织消息精准触达的DING功能等。升级基础功能,将视频会议升级到102方免费,为教育行业客户免费开放可支持百万人同时在线的线上课堂功能。有特别需求的企业,可通过“钉小秘”申请,将免费视频会议扩大到最高支持302方同时参与。
企业微信会议人数上限升级至300人,支持随时随地发起音视频会议。为学校、医院、企业等特定场景提供“远程教学”、“在线问诊”等新功能。
2020年5月1日前,飞书用户可免费使用不限时长音视频会议、不限容量在线文档与表格、审批管理等功能;推出“线上办公室”功能。飞书还将对在免费时间期限内申请的所有湖北地区医院、学校及公益组织,提供三年的商业版免费使用服务。
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的动作大同小异:免费开放、升级功能、针对疫情提供特定功能。从用户群体看,三家都有意识的在争夺医院、学校用户。
图片源于网络
钉钉表示,截至1月31日,广东、河南等20多个省份超过1万所大中小学、500万学生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上课。然而,这几乎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活。
据爱范儿报道,目前 QQ 和钉钉是较多学校使用的远程授课平台。寒假被搅黄的学生们开始把怒气撒向钉钉,涌入各大应用商店给钉钉打一星。
比如,一星评论:感谢可爱的蝙蝠使我们相遇了,感谢整个学校为了应对延迟开学而想的好办法上课;一星评论:感谢那只蝙蝠延长了高三狗的假期,感谢钉钉再次让高三狗确定了假期一定会延长。
钉钉捕获了年轻一代。
过去互联网二十年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内容、电商、O2O、短视频等互联网应用于服务崛起。二十年后,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发力To B成为共识。钉钉、企业微信则是阿里、腾讯进军2 B的重要抓手。

2
2B崛起?数字化办公意识觉醒
郑云和团队选择了企业微信。
2019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对企业微信的定义是: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价值。
图片源于网络
2019年12月23日,企业微信3.0版发布。最大特色就是与11亿微信用户建立连接,包括客户朋友圈、客户群等核心功能。有网友称,企业微信三年(企业微信于2016年上线)才憋个大招,终于不再鸡肋。
成立于2015年的钉钉,借助先发优势以及时间窗口坐稳了协同办公头把交椅。据官方数据,钉钉个人用户超2亿,企业组织数超1000万。企业微信的数据是服务超过了250万家真实企业,6000万活跃用户。
****的张一鸣说:“决策指令不是单纯的上传下达,而是让同事之间通过提供上下文,促进内部信息透明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提高效率”。飞书就是字节跳动促进内部信息流转而诞生的产物。
少数派创始人老麦认为,飞书的很多功能是基于用户角度的工作流整合,飞书把更多的需求优化倾向于团队成员,而不是管理者,所以它以“即时沟通”为中心,将在线文档、云盘、日历等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
作为一款主打“协作”的产品,飞书大大减少了审批和管理的干预,功能衔接流畅。
每一家公司的产品都有改进的空间,钉钉的广告语是“更温暖更人性”,外界认为缺点是“老板思维”。企业微信2016年推出,相比钉钉晚一年,但在推进上,外界的评价是“慢”、“摇摆”。
2020年的疫情或是一个2B行业的拐点。过去中国商业讲究的是野蛮、粗放式发展,重心在C端,没有重视组织力的提升,在供给端也没有出现中国版的salesforce等to B大企业。
疫情期间,不少企业数字化办公的意识开始觉醒。
疫情让很多人体验了远程办公,就像2003年的非典,电商崛起,2020疫情或是2B行业的契机。

3
新商业:灾难中的危险与机会
2003年3月非典爆发,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挑战。那次疫情有一个背景,中国于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制造刚刚崛起。因为非典,线下商务谈判不再可能,中国制造遇到了严峻挑战。
危险中孕育机会,阿里巴巴B2B业务通过线上模式完成商业谈判,成为线下商业商务谈判的替代。非典期间,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之间的一座桥梁,完成了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的连接。
非典之后,制造商、采购商们发现,线上模式省事、省时间、省钱,效率更高,更多人采用B2B线上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场景里,线上模式替代了线上模式,且渐成主流。阿里巴巴重塑了全球供应链。
阿里巴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是阿里商业帝国的开始,B2B的基础上,有了淘宝、支付宝、天猫等。
图片源于网络
回顾历史,关于阿里巴巴崛起于非典有很多总结,马云戴着口罩在公司督战的那一张照片流传很广,这张照片在阿里巴巴历史上,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都是标志性的存在。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更多互联网产品、服务都是非典之后开始普及的。非典期间,不只有产、供、销之间的互动,人们需要娱乐、游戏、资讯、购物等各种各样的产品与服务,传统模式不可行了,需要新模式。
在游戏行业,盛大、网易崛起,盛大2004年5月上市,31岁的陈天桥登顶中国首富。网易2002年前还是一家即将摘牌的公司,不久之后,丁磊取代盛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丁磊登顶中国首富。
淘宝、支付宝就是那一年创立的,B2B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越来越低,阿里巴巴完成蜕变。
刘强东那时的业务是线下零售,北京海定区知春路,刘强东的店里门可罗雀,他站在柜台前发愁。
两年后的2005年8月,百度上市,很多人一夜暴富,2013年李彦宏超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
后来腾讯、阿里崛起,中国互联的BAT时代到来了。这一格局延续到2019年,美团、头条崛起。
回到2003年,互联网概念已经火了很多年,但互联网公司主要靠SP业务维系生存。广告少得可怜,与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规模相比,不过一个零头。同时,传统媒体时不时维权,要求互联网公司付版权费。
因为扫黄,移动梦网清理整顿SP,就断了网易、搜狐、新浪、空中网、腾讯的生存根基。十多年后,中移动反腐,一众高官在反腐中倒下,众多互联网大佬受牵连,有的接受调查,有的进了监狱。
危机中孕育机会,非典之后的互联网十七年,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新商业时代。
【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