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林告诉《媒体训练营》记者,疫情之下,企业规模越大的餐饮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尤其是几家员工众多的龙头企业,不能正常营业的情况下,庞大的组织架构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减少来自员工的压力,餐饮行业找到一个缓解当前困境的办法,如陈林所说,尽快度过疫情,企业恢复营业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触网复产自救,疫情肆虐,烈火正在淬炼真金。

图片源于网络
文 / 黎帅
来势汹汹的疫情,对无数中国企业带来了困难。
2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气的立春,为躲避疫情,不少互联网企业选择在这一天“线上开工”,用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开启一年的工作。疫情之下,艰难的一年开始了。
2月2日,餐饮品牌西贝筱面村的创始人贾国龙在投中网的采访中称,疫情致公司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
2月3日,服装品牌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在微信朋友圈评论称,“危机来了,我们连三个月抗不过去。”
面对危机,唯有自救。
2月3日,贾国龙在直播中称,近日西贝与盒马合作,将1000名员工临时借调到盒马上班,由盒马支付这部分员工的工资。同时,西贝加强送餐线上业务,弥补到店消费业务的损失。
韩都衣舍CEO赵迎光近期也表示,韩都衣舍目前现金储备充足,经营一切正常,面对突发的疫情,韩都团队也在积极分析梳理,随时制定调整应对方案。
据了解,云海肴、青年餐厅等餐饮企业的部分员工也临时成为了盒马员工。
如何熬过疫情带来的困难,疫情结束之后,餐饮业会怎么样?
未来可能有两个趋势,一是两极分化,有品牌、有规模的连锁型企业生存能力强,熬过疫情的可能性更大,街边店、夫妻店会更难;二是技术升级,疫情期间,更多企业会尝试适用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结合,整个行业的运转效率会提高;三是在疫情结束的一段时间内,竞争压力会变小。
挑战是巨大的,挺住,等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迎接新的可能。
1
复工: 买不到口罩
不止是西贝和韩都衣舍,受疫情影响,所有依靠线下消费场景的企业都在经受考验。
恒大研究院1月31日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中指出,宏观层面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餐饮、旅游、电影等第三产业服务消费行业。该报告估算餐饮零售额仅在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
往年的春节假期,线下企业拥有远高于平时的线下流量,往年的1-2月也被称为真正的挣钱月,是一年之中的黄金时段,今年却成为不可避免的亏损月。
一家主打羊棒骨的餐饮门店负责人陈林(化名)告诉《媒体训练营》记者,由于疫情的影响,原本自己的门店定在大年初二开业,如今要无限延后,如果这个月无法正常开业,可以算到的门店租金和员工工资上的开销在12万元左右,这将直接成为门店亏损额的主要部分。
陈林的门店月租金在7万元左右,一年的租金就是84万元。
陈林告诉记者,往年的春节期间,是店铺营业的高峰期,营业额是平时的2-3倍,利润也是平时的2-3倍。平时一个月正常利润在3-4万,春节这个月本来要挣至少7万块钱,如今只能待在家静等疫情过去。
图片源于网络
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陈林介绍,他的门店主要做堂食,平时外卖业务带来的营业额不到总数的10%。如果光做外卖的话,算上外卖平台的抽成,肯定是亏钱的。
“如今特殊时期,做外卖要求很高,要消毒,要戴口罩,口罩自己买都买不到,按照现在的情况,很难。”陈林说,他的选择是让员工都待在宿舍,餐厅歇业等待疫情过去。
“现在没有想到更好的补救的办法,现在想不到更好的补救的办法,让员工不出门,待在家里,我们自己不出门,让疫情快点度过去,我觉得这才最好的补救办法。”
唯一能将餐食送到消费者面前的外卖不是餐饮行业的救命稻草,西贝莜面村的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西贝400家线下门店基本都已停业,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
按照西贝公布的数据: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
2
自救: 新零售赋能
在国内餐饮行业,西贝是营收规模排名前列的龙头企业,去年9月,贾国龙在一个活动分享环节透露,西贝已经在51个城市开了370家门店,2019年的营业额能达到60亿元左右。
这一营收规模在国内仅次于已经在香港上市的海底捞。
陈林告诉《媒体训练营》记者,疫情之下,企业规模越大的餐饮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尤其是几家员工众多的龙头企业,不能正常营业的情况下,庞大的组织架构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海底捞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海底捞拥有88378(约8.8万)名员工;星巴克官网显示,星巴克在中国拥有5.7万名员工;西贝筱面村董事长贾国龙近期透露,公司员工超过2万。
1月28日,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于2020年1月26日至1月31日暂时停止中国大陆地区门店营业。2月2日,海底捞再次公告称:考虑到近期疫情发展情况,为持续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除外)门店停业的时间将会延长。
图片源于网络
1月29日,星巴克中国宣布,临时关闭全国超过半数的门店,调整部分门店的营业时间。根据星巴克最新财报数据,星巴克在中国160多个城市,拥有4292家门店。这意味着星巴克全国超过2000家门店受疫情影响临时关闭。
新零售平台成为当前局势的破局者,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已有30多家餐企有意联手盒马鲜生,共同解决待岗员工工作问题。同时,还有包括美团买菜、叮咚买菜在内的生鲜电商平台也还在与餐饮企业接洽。据了解,盒马和餐饮企业员工签订的是短期劳务合同,疫情结束后,员工可回到原来的餐厅上班。
此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也曾对媒体表示:将有1000多名西贝的上海员工支援盒马工作,站上他们临时的工作岗位。市民被告知少外出,网购成了大家日常购买生活所需的首选方式。需求的爆发,让这些生鲜电商的运力瞬间紧张。
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减少来自员工的压力,餐饮行业找到一个缓解当前困境的办法,如陈林所说,尽快度过疫情,企业恢复营业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