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兔1967年推出的那把机枪,命名为“67式轻重两用机枪”,实际上就是通用机枪,就是按照通用机枪鼻祖德国人的那挺MG34/42的套路来玩的。

也即打开枪管下固定的两脚架状态时,就是一挺轻机枪,此时有效射程800米;装上笨重的三脚脚时,就又成一挺重机枪了,此时有效射程1000米,与MG34/42一样中规中矩的轻重机枪标准有效射程。

(MG34通用机枪)

67式轻重两用机枪,以重机枪为主,兼作轻机枪使用,也可对空射击,可谓“一枪三吃”,用以取代我兔陆军步兵营机枪连步兵连机枪班装备的53式/57式重机枪以及58式连用机枪。

此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一次供弹实施连发射击,口径7.62毫米,发射53式枪弹,枪长1.65米,枪重24公斤,枪架重13公斤,初速840米/秒,战斗射速300发/分,弹箱容量250发。

(80式通用机枪)

尽管比装备量最大的53式重机枪减重了不少,但全枪对一挺7.62毫米的通用机枪来说仍然偏重,尤其是架上三角架重机枪状态时,确实行军作战,包括转移阵地都极为不便。

此外,67式装备部队后暴露了许多问题,全枪存在火线高、射弹散布大、卡壳等故障率高,枪管温度过高会使已进膛而未闭锁的枪弹自燃,引起膛外爆炸事故,所以数十年来,此枪一直处在在改进状态中,有了67-1式、67-2式等改型轻重机枪。

(67-2式轻重机枪)

由于在南疆边境冲突中缴获了对方的苏制PKM通用机枪,军工仿制成功了PKM通用机枪,被命名为“80式通用机枪”。

80式通用机枪也采用7.62毫米口径,枪长1.2米,100发或200发弹链供弹,射速却提高到了每分钟650发,关键是枪重只有8.90千克。

在部队开展的全面性能比对中,射击精度、动作可靠、使用寿命等指标,80式通用机枪完胜67式轻重机枪,其良好的技战术性能,被空降兵、海军陆战队、陆军特种部队看中,立马就定购了一大批

(M-60通用机枪)

但军方碍于面子,又考虑到装备的继承性等问题,不愿列装仿制的舶来精品80式通用机枪,所以我兔陆军依然使用笨重的性能不佳的67-2式轻重机枪。

至于88式通用机枪,那是5.8毫米枪族化结下的一朵奇葩之花,与军工当初的设想完全背道而驰,现在,都已经降格使用,被下放到机械化步兵班,事实上只能充当轻机枪的角色,因为步兵在下车作战时,都不愿背沉重的三脚架。

(88式通用机枪)

小口径弹当机枪弹使用,都存在远距离威力不足的问题,伊拉克、阿富汗实战验证了美制M-60、苏制PKM通用机枪,这两把7.62毫米口径通用机枪在军界无可取撼动的地位。

综上,我军装备的67-2式轻重机枪,事实上就是通用机枪,有固定的两脚架,也有配套的三脚架,只是实在是太沉重了,技战术指标又非常落后,所以网上就很少报道,以为我军并未准备中等口径的通用机枪。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