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底,WCBA聯賽同美國品牌斯伯丁達成合作——後者同時是NBA官方比賽指定用球。直到2018-19賽季,姚明推動中國籃協開放女籃職業比賽的推廣權,WCBA才真正獨立走向市場。

如同姚明笑容所彰顯的那樣,三戰三勝的中國女籃挺進奧運會,爲乏善可陳的籃球界帶來了久違的喜悅。


女籃的崛起,離不開近年來WCBA的成長。

經歷擴軍後,WCBA擁有了19支參賽球隊,從數量上超越WNBA,成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女子職業籃球聯賽。

越來越多的球隊令比賽場次增加,但聯賽的市場開發仍然不溫不火。外界估計WCBA聯賽的商業合作已達千萬,但同營收超過10億的CBA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2017年,中國籃協與盈方中國的商務開發代理合約到期,WCBA與捆綁運營多年CBA分開,開發權益重新回到籃協手中。

在2017-18賽季,中國籃協選擇自主運營,並未對外招標。直到2018-19賽季,姚明推動中國籃協開放女籃職業比賽的推廣權,WCBA才真正獨立走向市場。

2018年,速鷹體育與中國籃協簽約5年,成爲聯賽的獨家運營機構。速鷹體育接手後,WCBA擁有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和球員數據庫,專業程度和完備程度並不亞於CBA。

與此同時,聯賽的贊助商數量和體量有所增加。

在2017年,WCBA僅擁有官方合作伙伴李寧和官方飲用水供應商怡寶兩個贊助商。其中,WCBA同李寧簽訂的合約來自和CBA的打包銷售;而怡寶則是級別最低的官方供應商,金額不高,更多傾向於提供實物。

而到了2018年,WCBA贊助商的數量增至七席,最高層級的官方戰略合作伙伴是北京金隅集團;次一級的官方合作伙伴是匹克體育。2019年底,WCBA聯賽同美國品牌斯伯丁達成合作——後者同時是NBA官方比賽指定用球。

匹克體育的入駐和速鷹體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根據天眼查數據,廈門匹克體育產業有限公司認繳了速鷹體育70%的股權,出資金額爲1400萬元。因此,匹克還成爲WCBA聯賽的獨家裝備合作伙伴。

這可被視作一場雙贏——此前,匹克不敵李寧,看着老對手豪擲千金,在CBA的贊助舞臺上唱起了續約的獨角戲。

同樣令人欣喜的是女籃轉播場次增加。長期以來,WCBA版權通過綁定CBA進行銷售,收入幾乎爲零。

即使在新賽季,WCBA“賠本賺吆喝”的狀態也沒能改變,但其影響力卻得到提升。

2019年,速鷹體育董事長何長江接受採訪稱,“本賽季央視已經直播22場WCBA的比賽,上賽季僅直播13場。在騰訊體育、新浪體育、搜狐體育、今日頭條、中國體育、PP體育等11家新媒體平臺上,聯賽直播近500場。”

這帶動觀賽人數的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18-19賽季期間,新華社客戶端直播在線最高人數爲78萬,CCTV-5最高收視率達到0.44。

此外,舉辦全明星週末、增設大學生選秀、重設參賽隊服、打造推廣主題等措施,也是聯賽爲商業利益最大化而做出調整。

儘管如此,女籃商業化並不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話題。

曾經四奪冠軍的遼寧女籃因資金問題退出WCBA聯賽;WNBA的頂級運動員年薪遠低於NBA球星;英國女籃因缺少撥款,只能勉強維持……

放眼全球,女籃商業化的困境仍然無解。要好的成績,也要配得起成績的繁榮市場,後者並不比前者更加容易。

同中國女籃共生共榮,已經成長爲世界最大女子聯賽的WCBA,需要以漫長的摸索做出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