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首詞主要表現了蘇軾酒醒之後,內心孤獨、寂寞的心情和濃重的思鄉之情,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蘊含着豐富而深沉的人生感慨,極其動人心絃。詞的開篇兩句“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蘇軾彷彿記日記一樣,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環境、地點、事件和人物,顯得格外生動有趣。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蘇軾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爲豪放詞派代表。且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蘇軾的一首千古名作《醉落魄·述情》。

蘇軾酒醒之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醉落魄·述情》是蘇軾創作的一首描寫思鄉情緒的詞作。這首詞主要表現了蘇軾酒醒之後,內心孤獨、寂寞的心情和濃重的思鄉之情,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蘊含着豐富而深沉的人生感慨,極其動人心絃。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醉落魄·述情》: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

孤城回望蒼煙合。

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牀滑,覺來幽夢無人說。

此生飄蕩何時歇?

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

蘇軾酒醒之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詞的開篇兩句“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蘇軾彷彿記日記一樣,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環境、地點、事件和人物,顯得格外生動有趣。這兩句詞的意思是說,白雲輕輕飄,月色微微亮,二更天的時候蘇軾酒醒,於是船兒開始出發。緊接着一句“孤城回望蒼煙合”,則是蘇軾在船上回望陣陣迷霧中的京口。“蒼煙合”三字,爲京口增添了神祕的色彩,也爲蘇軾回憶發生過的事埋下了伏筆。

蘇軾酒醒之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接下來的兩句“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即蘇軾記得參加宴會時歡歌笑語的情形,卻不記得是如何上船的。這兩句詞主要襯托了蘇軾對酒宴歌席中無拘無束的懷念,可以毫無顧忌地喝酒到“不記歸時節”的程度。因爲這首詞是蘇軾從京口回杭州時所作,所以這裏的“不記歸時節”,也暗示了蘇軾對官場生活產生了厭惡的想法。

蘇軾酒醒之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下片兩句“巾偏扇墜藤牀滑,覺來幽夢無人說”,則是描寫了蘇軾回到住所之後一覺醒來的情形。只見蘇軾頭巾歪向一邊,扇子墜落在地板上,躺在藤牀上是橫躺豎臥的狼狽樣子。而酒酣宴飲的賞心樂事在酒醒後卻是無人可以傾訴。所以這裏主要表現了蘇軾的落魄和狼狽,以及孤獨、寂寞之感。“此生飄蕩何時歇?”蘇軾由此想到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呢?

蘇軾酒醒之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最後兩句“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蘇軾對自己的人生經歷發出了豐富而深沉的感慨。它的意思是說,我的家鄉在西南眉山,卻經常和東南道別。這兩句詞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在於“西南”與“東南”構成了矛盾,實則是爲了表達更深層的含義。

“西南”,是蘇軾的家鄉,也象徵着歸隱;而“東南”,是蘇軾從官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家鄉,它則象徵着仕途。言外之意,便是蘇軾對自己的發問,我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仕途生活,而回到家鄉歸隱呢?可見最後兩句語言雖然平易質樸,感情卻深厚濃重。可以說是寫盡了思鄉之情,動人心絃。綜觀蘇軾的這首詞,格調低沉但不消沉,感情真摯,富有感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