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古稱柴桑縣、汝南縣,因境內柴桑山而得名,也稱爲潯陽古城,歷史上爲江西省十八古縣之一。柴桑區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下段南岸。東倚廬山風景區,南鄰廬山市、德安,西毗瑞昌,北與湖北廣濟、黃梅和安徽宿松隔江相望,中插九江市城區,使區境分成東、西兩部分。

柴桑區,總面積911平方千米,現下轄7個鎮、5個鄉,區政府駐沙河街鎮,總人口33.42萬(2016年)。

柴桑區是江西的北大門,有九江廬山機場、京九鐵路沙北編組站、京九鐵路、昌九城際鐵路、武九高鐵、福銀高速公路、都九高速、105國道、九(江)瑞(昌)公路,北有長江黃金水道54千米。境內岷山鄉一帶地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贛北革命根據地;同時也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故鄉,民族英雄岳飛的第二故鄉。2019年3月,被確定爲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位置境域

柴桑區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部,長江中游南岸,廬山西麓。東倚潯陽區、濂溪區、廬山風景區,南鄰廬山市、共青城市、德安縣,西接瑞昌市,北與湖北省黃梅縣、武穴市隔長江爲界,東北部飛地江洲鎮四面環水,爲長江沖積島,隔鄱陽湖與湖口縣相望,隔長江與湖北省黃梅縣、安徽省宿松縣爲界。地理座標爲東徑115°37′一116°15′、北緯29°21′一29°51′之間。東西廣62千米,南北袤57千米,總面積爲911平方千米。區城沙河街,按鐵路里程南距省會南昌116千米,北距九江市城區19千米。[6]

地形地貌

柴桑區地處長江中游下段沖積平原邊緣,屬江湖平原與低山丘陵相混交連的地區。地勢大致西南高而東北低。東、西、南三面邊界以低山丘陵爲主,中部廣大地區低山崗地、盤地相間,北部平原地帶河湖密佈。因地質構造、氣候、河流等內外營力作用,逐漸演變成相對穩定的平原洲地、崗地壠畈、中低丘陵、高丘低山四種不同的地貌形態類型。其中平原洲地海拔高度小於20米,長江中心新洲三角洲海拔10米,爲全區最低處,平原洲地面積達319.33平方千米,佔全區總面積36.56﹪,全部由第四紀全新世的沙泥組成;崗地壠畈海拔高度界於30~70米之間,面積138.67平方千米,佔全區總面積15.88﹪,大多爲第四紀更新世碳酸鹽巖風化殘積紅土及黃土和第四紀全新世沖積層構成;中低丘陵海拔高度界於50~300米之間,面積達330.47平方千米,佔全區總面積37.84﹪,主要由石炭紀、二疊紀、中下三疊紀碳酸鹽巖類組成;高丘低山地貌以高丘爲主,海拔多在300~500米之間,500米以上的低山範圍甚少,與廬山交界的大步尖海拔901米,爲全區最高峯,高丘低山總面積84.86平方千米,佔全區總面積9.72%,低山範圍的山峯主要由堅硬的變流紋岩、石英砂岩組成;衆多高丘主要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砂礫岩及志留系砂頁岩組成的碎屑岩丘陵。[6]

氣候

柴桑區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平均年日照1891.5小時、氣溫15.5-17℃降雨量1420.4毫米,降雨日142天,無霜期266天。相對溼度77%,年均氣壓1008.8hpa,年平均日照1891.5小時,年平均風速爲2.3米/秒,年主導風向東北風。[7]

水文

境內水系以長江爲主體,中、小型湖泊15座,較大的湖泊有賽城湖、赤湖、七里湖,流域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1條,全長303.6千米,以株嶺中部爲界,南北分別流入鄱陽湖和長江。全區水域總面積16133.33公頃,佔全區國土總面積18.47﹪。水域流向主要以岷山、黃老門分水嶺主界南北分流。南流經德安博陽河入鄱陽湖的流域面積218平方千米,北流經賽城湖、七里湖入長江的流域面積433.2平方千米,經赤湖流入長江的流域面積54平方千米,直接注入長江的流域面積167.8平方千米,江、湖、河融會貫通。

植物資源

柴桑區有植物資源種類1109種,其中按現代植物分類法劃分,有外來栽培植物315種,外來逸生植物28種,本土植物766種。全區森林覆蓋率25.9﹪。珍稀植物有國家二級保護的樟樹、喜樹等8種;省二級保護的白玉蘭、紫薇等6種;省三級保護的三頭杉、重陽木、黃連木等23種。[8]

動物資源

柴桑區有動物資源8大類227種,其中獸類20種,禽類50種,魚類53種,貝類5種,蛙類6種,蛇類13種,昆蟲類67種,野生珍稀動物13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白鶴、白頭鶴、白鸛、黑鸛、雲豹、蟒蛇、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的有天鵝、白枕鶴、穿山甲、猴面鷹、貓頭鷹等;省級重點保護的鼬獾、黃腹鼬、赤麂、銀環蛇、黑眉綿蛇、金環蛇、尖吻蝮蛇、竹葉青蛇、蜥蜴、鴻雁、豆雁等。據賽城湖越冬候鳥保護區組織調查,發現越冬候鳥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5種,江西省級保護候鳥47種,越冬候鳥數量多達數萬只。[8]

礦產資源

柴桑區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金、銅、鐵、煤、硫、銀、磷、鋅、鉬、花崗岩、石英、石灰石等21種,其中銅儲量183萬噸、硫鐵4153萬噸、滑石2000萬噸、鋅1.51萬噸、石灰石15億噸。區境腹地城門礦山屬有色金屬綜合性礦牀,不僅是江西省5大銅礦之一,也是全國18個大型銅礦山和9個特大富稀散礦牀之一。礦產資源地質勘查程度在九江市全市相對較高,已發現的38處礦產地中,進行詳查或勘探的礦區有7處,其中9處金屬礦產地中進行詳查或勘探的有6處。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14種,列入江西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13種、礦產地10處。[8]

水資源

柴桑區境內873.33平方千米集雨面積降水地表水徑流量,多年平均爲6.81億立方米,2010年屬豐盈降水年,地表水徑流量8.49億立方米;境外流入長江、賽城湖、赤湖過境客水多年平均爲7.45億立方米,但利用率很低,平均5﹪左右,可用量0.4億立方米。全區有蓄水工程4027座,總蓄水量8525萬立方米,佔區內地表水徑流量的10.04﹪。全區地下水總儲量1146萬立方米。全區水資源總量爲9億立方米,基本滿足全區人、畜和工農業生產用水需要。[8]

土地資源

柴桑區境內土地總面積87333公頃。據1991年土地詳查和2011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實有土地總面積91655.61公頃。其中,農用地63329.83公頃,佔總面積69.10﹪;建設用地12144.71公頃,佔總面積13.25﹪;其他用地16181.07公頃,佔總面積17.65﹪。在農用地中,耕地面積27297.65公頃,園地面積180.29公頃,林地面積30295.67公頃,草地面積698.89公頃。建設用地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9639.12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099.06公頃。其他用地中,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20066.84公頃,其他土地面積1078.09公頃。

民生·大千世界夢幻樂園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概況

民生·大千世界夢幻樂園

民生·大千世界夢幻樂園,坐落於山清水秀的九江鳳凰島,北臨長江,南望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廬山風景區,佔地1100畝,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是九江市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和旅遊產業重點項目,獲得由國際旅遊聯合會評選的“國際最佳遊樂園硬件設施與設計”金獎。夢幻樂園融科普教育、科技文明展示、地方文化交流三大功能於一體,通過高新科技、寓教於樂的方式展現人文及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激發廣大青少年走進科學、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是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中華賢母園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概況

中華賢母園

中華賢母園,位於柴桑區,是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彰顯地方文化特色,以岳母、陶母文化爲核心,以賢母文化爲內涵,以旅遊休閒爲外延,構建集文化展示、生態休閒、旅遊觀光爲一體的寓教於樂、寓教於遊的賢母文化主題公園。規劃面積約1100畝,總投資5億元,已於2013年11月7日建成開園。

陶淵明紀念館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概況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位於江西省廬山西麓柴桑區沙河街東北隅,佔地1600平方米,爲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而建立。1985年7月30日開館。館址原是陶靖節(淵明)祠。該祠原座落在縣南25千米面陽山靖節墓左前麓,明嘉靖十二至十七年(1533—1538)重修,江南民居風格,面積約250平方米,1982年按原貌遷建於今址。祠的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磚木結構,明清祠堂式建築風格,又像古書院的建築形式,分正堂和前廳兩重,中隔天井,兩側配有廂房,簡樸大方.正堂塑立了2米多高陶淵明身像,相貌莊重,頭部扎漉酒巾,手握着一卷《山海經》。兩壁鐫刻陶淵明四十一代孫、明邑庠生陶享所撰《陶靖節祠祀文》,又清翰林劉延琛所題書的匾額:“羲皇上人”、“望古遙集”。大門首有明嘉靖年間進士薛應旗爲題書的“陶靖節祠”石匾,兩耳門分別通向菊圃和柳巷。

獅子洞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概況

獅子洞

獅子洞,座落地柴桑區獅子鄉的獅子山麓,隱藏於獅子山腹石壁之中。因山形狀像頭巨獅臥着,洞依山得名。獅子洞的特點在於:象形景物甚多,複雜變幻,步移景換,妙趣隨生,而且曲折迴環,彼此串繞,上下溝牽,處處貫穿,幽奧雅寂。

湧泉洞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概況

湧泉洞

湧泉洞,位於柴桑區城西30千米處,以洞中有一股泉水湧出地面而得名,已是一個規模較大的石灰岩溶洞.在我國清朝時期的縣誌曾有文字記載,洞內藏有明朝的瓷器骨針、圍棋子等歷史文物。湧泉洞面積13000多平方米,遊程1400多米,其中水域3900平方米,遊程680多米,有10個景羣120多個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