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位於我國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處東海之濱,與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市相接,自古爲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是我國現在經濟、文化最爲繁榮的地區之一。浙江,因省內最大河流錢塘江又稱“之江”“浙江”而得名,省會爲杭州市,是我國最著名城市之一,不僅爲南宋都城,也是與蘇州並稱的著名“人間天堂”。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浙江,元時爲江浙省,明朝建立後“江”(蘇南部分)劃入南京(南直隸),“浙”則單獨設爲浙江省。浙江設省後建制較爲穩定,明清時均爲十一府,現在爲十一地級市,其中浙江省現在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麗水市明清時稱處州府,爲既有歷史文化底蘊,又是“秀山麗水、天生麗質”之地。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麗水,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爲浙江麗水人,是一個女生,她說她是浙江麗水([lí shuǐ])人,我聽了不禁想,江南的女孩子說話就是不一樣,說起話來就是好聽,麗([lì])變一下音還很好聽。後來才知道,麗水真的是[lí shuǐ],爲自己的孤陋寡聞默哀一分鐘。

現在,麗水爲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其地處浙江省西南部,與福建相接,生態環境優美,不僅爲江浙地區地勢最高的地方,有江浙之巔、六江之源、養生福地之稱,更是被譽爲“中國生態第一市”“江南最後的祕境”,曾被總書記讚歎爲“秀山麗水、天生麗質”。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麗水古稱處州,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爲明清浙江十一府之一,其建制史則更爲久遠。麗水市境最早的縣治設於東漢末年,分別爲設於公元199年松陽縣及設於218年的遂昌縣,隋初(公元589年)析松陽縣所設的括蒼縣及置於括蒼縣的處州則爲今麗水的建制開端,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建制史。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括蒼縣,因括蒼山而得名,處州的得名流傳最廣的爲星宿分野之說,據《名勝志》記載爲“隋開皇九年,處士星見於分野,因置處州”,此外還有“多處士得名”之說。隋唐時期麗水建制多變,處州設立不久就改稱括州,此後又有永嘉郡、縉雲郡等名,到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之後才穩定爲處州。民國建立前,除了元朝曾短暫稱安南府外,均以處州(先後爲處州、處州路、處州府等)爲名。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麗水之名又從何而來,又何時而始呢?麗水作爲政區名也有1200多年的歷史,唐初李子通曾短暫析括蒼爲括蒼、麗水兩縣,但由於李子通爲地方割據勢力並不被認可,所以麗水正式出現則在公元779年。這一年,不僅括州改稱處州,括蒼縣也改稱麗水縣,此都爲避唐代宗子李適[kuo]諱所導致。

麗水也因“山川”而得名,但其來歷說法較多,一說爲因縣城北有麗陽山而得名,一說爲因縣城北有麗陽山,麗陽山下有清溪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麗水本名惡溪,以其湍流險阻,九十里間五十六灘,名爲大惡。隋開皇中,改爲麗水,皇朝因之,以爲縣名”。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由於年代久遠,具體如何得名已不可考,按麗水自公元779年爲縣名以來,一直爲處州治所,縣名也沿用至2000年。公元1986年,麗水縣改爲縣級麗水市,2000年麗水地區撤銷,設立地級麗水市,原縣級麗水市改設爲蓮都區,麗水自此爲市名。

浙江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之一麗水,爲千年古州、養生福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