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結構化面試,即標準化面試。面試各環節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如考官人員組成、考試評價標準、測評要素、考試時間、題量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公正性,同時也方便了考試組織,減輕組織成本。這也是結構化面試模式越來越常見的主要原因。接下來將從考官組成、考場佈置、測評要素、考試流程等四個方面給各位考生具體介紹下。

首先,考官一般由來自各地的人事廳(局)考試中心和組織部以及各招人單位領導。並且根據規定,作爲考官需具備國家人事部頒發的面試考官資格證書。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統招),遵循考官互換原則,即異地互換,考官不可面試其單位所招考生,從而避免出現考試作弊行爲,保證公平性。但如果是事業單位單招則可能面試考官由本單位領導組成。考官人數一般爲奇數,7人(常見)或9人,其中1名爲主考官,主要負責注意事項說明、引導、考試組織等事項。 其次,考場佈置一般成半U型。考官一字排開,主考官處於中間位置,兩邊分別設置監督席和計時、計分席。監督席配有監督員2名,負責監督考場紀律,包括考生和考官是否存在違規操作,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考場的紀律要求,不可違反紀律,如泄露個人信息;計時計分席配有計時計分員各1名,分別負責計時和分數統計。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爲了節省考試組織成本,會進行人員的精簡,可能監督、計時計分合計2人。在正對主考官的方向即是考生席了,考生席和考官席一般距離在3-5米之間。這也要求考生在回答題目的時候需要根據場所大小適當調整音量。 再次,結構化面試測評要素相對固定,同時也是考官打分的參考標準。測評要素一般有7項,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應急應變能力、求職動機與擬任崗位匹配性、言語理解和表達能力、舉止儀表。考官一般都會參考這7個要素對考生進行評價,但在實際考試中不同類別和崗位側重的比例上會有所不同,主要還是看崗位需求。

最後,也是各位考生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考試的流程了。有些考生可能還比較迷糊,考試到底是如何進行的,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下。1、審查抽籤,考生到達考場後有工作人員對於考生信息進行審查,確定是否本人且具備資格;並在時間到後組織統一抽籤決定考生面試順序。2、面試候考,所有候考考生將在一個或者若干個候考室進行候考,考試組織人員將會依序引導考生進行面試;3、面試作答,考生進場準備面試,考官讀引導語,說明考試規則和注意事項,然後考生思考作答。4、結束退場,面試結束考生退場至指定場所候分,如候分室或者考場後邊。5、統計公佈成績,記分員統計成績,去除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值,並在下一個考生答題結束之後或者整場考試結束之後公佈成績。至此,各位考生的面試環節結束。 考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清晰了結構化面試之後,還需各位考生再接再厲,做好面試前的準備工作,面試將會是各位考生一個新的起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