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中的明明是高价药,为何到病人手上却成低价药?

  巨额国家医疗保险基金究竟是如何被骗取?

  近日,绵阳天诚医院骗取国家医疗保险金一案,由绵阳市涪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涪城区法院开庭公开审理。一审当庭依法宣判,分别判处7名被告人15年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

  该案故事开头还要从2013年说起。

  2013年以来,绵阳天诚医院法定代表人苏某某、天诚医院总经理吴某某,授意和安排其医院住院部的医生,在医疗系统中给病人开具能在医保基金报销的高价格药品电子处方。

  但事实上,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实际用药过程中,却用功能类似的低价药品,替换了电子处方上的高价药品,或者减少对病人的用药量。

  这就形成了差价。

  此后,住院部护士将电子处方上的高价药品在电脑上进行点击计费,并将电子处方上传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系统,将病人资料、电子处方上的药品计费清单等资料,上报至社保局进行报销。

  通过这样的方式共骗取国家医疗保险金600余万元。

此案由涪城区检察院审查提起公诉,涪城区法院近日开庭公开审理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苏某某、吴某某等7名被告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15年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追缴被骗取的国家医疗保险基金人民币600余万元。

  张怡 刘聪 赵银熙

  编辑 兰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