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霍元甲》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外國大力士奧比音在上海連贏32場,橫掃中國。最後霍元甲出戰,在一番激戰之後,霍元甲打贏了奧比音,但是歷史上真有霍元甲這個人嗎?或者霍元甲真的贏了大力士嗎?

霍元甲其實是真有其人: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

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幼年體弱,在27歲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鄉,時常挑柴到天津去賣。28歲後到天津當上碼頭裝卸工,後來在農勁蓀開設的懷慶藥棧當幫工,升任掌櫃。1909年,41歲的霍元甲,由農勁蓀介紹來上海,接受由陳公哲、陳鐵生所創辦“精武體操會”中主教武術。被評爲滄州十大武術名人。

但是霍元甲真的打敗了音國大力士嗎?答案是的,霍元甲確實打敗了大力士,但是卻並沒有上擂臺!

宣統元年(1909年)冬,上海來了一個名叫奧皮音的英國大力士,在張園設擂,辱中華是“病夫之國”,民衆是“東亞病夫”。霍元甲應上海武林友人之約,與農勁蓀、劉振聲同赴上海,爲雪病夫之恥與奧皮音約期比武。奧皮音先以萬元押金作爲要挾,後又把比武時間拖至在當年六月進行。賽前霍元甲已在張園擺起擂臺,用英文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爲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從事!”並聲明“專收外國大力士,雖有銅筋鐵骨,無所惴焉!”比武那一天,奧皮音早已被嚇得逃之夭夭。霍元甲威震俄、英大力士,爲中華民族雪洗了“東亞病夫”之恥,鼓舞了中華民衆之志氣,爲億萬同胞所欽佩、仰慕。

簡單地說,也就是奧比音叫囂,沒人敢上去,結果霍元甲就上上去幹他,結果奧比音還沒打就跑了!其實如果真打起來霍元甲還是打得過奧比音的,原因是奧比音其實不是練格鬥的,人家是練健美的,而霍元甲雖然是傳統武術,也是實打實的練格鬥的,所以真打起來,奧比音很可能不是霍元甲的對手!

(文章、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