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蜂王產卵過多時,有些聰明的工蜂就會把蜂卵拖走或喫了,不準孵化成幼蟲。其實正常蜂王產卵夠多了,只是沒有被工蜂撫育成幼蟲幼蜂而已。

我們知道一個標準的意蜂王,可以晝夜產卵1500~3000粒,中蜂王可以產800~1500粒。有些養蜂人可能不相信這個數據,認爲自己的蜂羣從來沒有這麼多的產子量,蜂王常是隻能產巴掌一大點兒的子脾。有的人就怪蜂王不好,千方百計的刺激蜂王多產子。

你知道蜂王產卵利用率多高,幼蟲成活率是多少嗎?

可是我告訴大家,幼蟲太少,基本上不是蜂王產子量少造成的。其實正常蜂王產卵夠多了,只是沒有被工蜂撫育成幼蟲幼蜂而已。

我看過一個數據,據專家的檢測,蜂王產卵90%能被工蜂撫育就是很好的,有的蜂王甚至一大半卵都被工蜂清理了,利用率3/4,也是正常的。這個數字我看了也是十分驚訝,有點不相信,工蜂爲什麼要把蜂王辛苦產下的卵清理掉了?工蜂不是非常想蜂羣迅速繁盛起來嗎?

後來經過多年的養蜂,我也相信這個數字了。其實蜂王也是十分想多產子的,一個年輕強盛產子量旺盛的蜂王,如果不能正常產子,也是十分難受的。可是產卵容易,如果孵化成幼蟲,工蜂撫育就不容易了,幼蟲,每天都要喫亮子好的蜂王漿,蜂糧,工蜂必須口對口的哺餵,還要竭力維持蜂巢溫度,大量的幼蟲是很難撫育成活的。工蜂既要採集,又要,築巢清理,釀造等等那麼多工作,想要撫育出上千隻幼蟲,必須得上萬只工蜂才能完成。如果氣候惡劣的時候,更難以撫育。

所以看看自己的蜂羣到底有多少工蜂?蜂王能產出上千粒子工蜂能撫育成功嗎?當蜂王產卵過多時,有些聰明的工蜂就會把蜂卵拖走或喫了,不準孵化成幼蟲。工蜂處理蜂卵的事情,我們眼睛是看不到的,那麼小的卵拖到巢門外也看不到,喫了也不能發覺。這樣養蜂人就發現不了工蜂處理蜂卵,只知道責怪蜂王產卵過少。

這種現象只有蜜蜂專家,用專門的試驗才能觀測到,養蜂人用腦子想想也是能夠理解的。所以如果蜂王是年輕,產子量少就只能怪工蜂數量少了,千萬別想盡辦法多產子。

當然劣質蜂王也會產子量過少的,這是蜂羣就會嫌棄蜂王,發生分蜂熱,造自然王臺。這種情況,就要淘汰老蜂王,換上優秀新蜂王。

你知道蜂王產卵利用率多高,幼蟲成活率是多少嗎?

在氣候溫暖的時候,工蜂不用竭力維持蜂巢溫度,能撫育的幼蟲就會多些。所以溫度適宜時蜂王產的卵工蜂就會盡量撫育。可是氣候是經常變化的,如果遇到氣溫驟降,就難以保證所有幼蟲有適宜的溫度,幼蟲可能夭折。再加上忙於維持蜂巢溫度,飼餵幼蟲就精力不夠,可能還會造成死亡。這樣,在春秋晝夜溫差大,氣候變化多端的時候,就會發生工蜂拖子的現象。

實際上工蜂拖出來的幼蟲基本上都是死亡了。幼蟲對工蜂有致命的魔力,釋放的信息素能控制工蜂竭力照顧,如果不是死亡,工蜂寧願自己累死也不會拋棄幼蟲。這些幼蟲因爲無力撫育,造成死亡工就必須要及時清理出來,否則腐爛污染環境,就給蜂羣帶來更大的災難。爛子病的發生就是因爲產子量過多,蜂羣弱小,幼蟲夭折而引發出來的。

所以,氣候不穩定,蜂羣弱小刺激蜂王多產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帶來的災難可能毀了整個蜂場。工蜂數量不多,別以爲蜂王產下的卵都能變成蜜蜂。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蜂王十分優秀,產子量大,性情急躁,可是蜂羣弱小。性急的蜂王會使勁兒產卵,工蜂撫子十分喫力,整個蜂羣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這時有些工蜂就會生氣,把怨氣發泄在蜂王身上,發生圍王殺死好蜂王的事情。勞累過度的工蜂生理也會發生異常的,也會有不良情緒爆發。

所以在養蜂過程中,如果發現一個特別優秀的蜂王,就要把好蜂王放在密集強盛的蜂羣,竭力發揮好蜂王的作用,讓這個蜂王盡興的產子,強盛蜂羣滿足撫子慾望,蜂羣發展快,也能保持正常。好蜂王也得到工蜂的尊重,不至於冤死了。

所以明白了嗎?幼蟲量過少不一定是蜂王產卵太少,主要原因還是工蜂數量太少了。好的蜂王要放在強盛羣裏,才能發揮好作用,如果在弱小的蜂羣裏可能會被打死的。

你知道蜂王產卵利用率多高,幼蟲成活率是多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