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烈、祭祀先祖的傳統節日,爲了能幫助同學們進一步理解清明節的意義,增進親子溝通,傳承優良家風,共同思考生命價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現對同學們清明假期生活做如下建議,也請家長們關注並與孩子一起完成。我們在進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這些清明節基本禮俗活動時,應在慎終追遠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跨時代價值,並通過比較東西方文化關於紀念先祖的異同,從而理解形成不同文化的社會環境與條件,朝着“全球視野、中國脊樑”的目標更進一步。

清明懷古 追憶先賢

思考生命 傳承文化

——成都七中2019年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正當桃紅柳綠之時,我們迎來了有着兩千多年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內涵的清明節。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烈、祭祀先祖的傳統節日,爲了能幫助同學們進一步理解清明節的意義,增進親子溝通,傳承優良家風,共同思考生命價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現對同學們清明假期生活做如下建議,也請家長們關注並與孩子一起完成。

1

緬懷先祖,傳承家風

祖先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家庭是我們繼續前行的立足之點。老舍先生曾這樣寫道:清明到了,處處桃紅柳綠,且別忙着去燒紙,還是給逝者獻束花吧……清明節踏青掃墓、祭祀祖先,是“血脈”的接續,是“鄉愁”的復歸。通過掃墓祭祖,積極瞭解先祖的人生經歷,從中感悟優良家風並傳承下去是青年學子應盡之責。

活動建議:

1.安排時間與家人一同掃墓祭祖;

2.製作家庭成員的生涯家譜(詳見附件一)。

2

叩問生命,思索價值

在清明這個節日,在生者與逝者的對話中,對人生意義的叩問隨之展開。我們在慎終追遠中,同樣應該積極思考生命的意義究竟爲何。無論是在世期間,抑或去世之後,每一個生命都能留給世界豐富的價值。

活動建議:

1.2014年以來,數百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懷抱,這些英雄是誰?他們的親人在哪兒?人民日報新媒體發起了“尋找英雄”媒體行動,向全社會徵集其中的24名志願軍烈士的親人信息。請同學們搜索人民日報微信公衆號相關文章《當年,他們爲我們犧牲;今天,請爲他們做一件事》。同時也可以到十二橋烈士陵園、建川博物館等地緬懷革命先烈。

2.據成都商報報道,青城山味江陵園這座器官移植和遺體捐獻者紀念園中,有一面鐫刻了430個名字的紀念牆,每一個名字都代表着一個生命離去,也代表着更多生命重生。面對逝去的悲痛與生命的延續,我們都應積極思考生命的價值。同學們還可以收看聚焦醫學與社會的紀錄片《人間世》第3集。

3

感悟文化,繼承傳統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最晚在漢代就已係統形成,距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它們雖然源自農業時代生產實踐的經驗總結,但對當今的生產生活仍然具有不可磨滅的參考作用,其價值也越來越得到國內外多領域專家的重視,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們在進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這些清明節基本禮俗活動時,應在慎終追遠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跨時代價值,並通過比較東西方文化關於紀念先祖的異同,從而理解形成不同文化的社會環境與條件,朝着“全球視野、中國脊樑”的目標更進一步。

活動建議:

完成一篇英語作文,主題爲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清明節的相關信息(詳見附件二)。

溫馨提示

1.學生的健康成纔是我們共同的願望。近期,氣溫逐漸升高,希望家長配合學校加強對學生防溺水和防意外事故的教育,強化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防止溺亡事故和意外事故發生。

2.倡導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文明祭掃活動,用有益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文明方式祭奠,強化安全防範意識,不亂放煙花鞭炮,增強預防森林火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及我校的實際情況, 林蔭校區高一、高二放假時間爲2019年4日5日—2019年4月7日,共3天,4月8日學生返校上課,住校生7日晚上6:30返校上晚自習;高三年級放假時間爲2019年4日6日—2019年4月7日,共2天,住校生於7日晚上6:30到校上晚自習。全校同學於4月8日(週一)早上7:40參加升旗儀式。 高新校區高一、高二、初中年級和國際部放假時間爲2019年4日5日—2019年4月7日,共3天,高三年級放假時間爲2019年4日6日—2019年4月7日,共2天。4月7日17:30前全體學生返校,執行週日晚自習。4月8日(週一)早上7:40舉行升旗儀式。

祝各位同學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成都七中教育處

共青團成都七中委員會

2019年4月3日

附件一

感受生命傳承 譜寫生涯家譜

——我的生涯家譜圖

清明節時,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時機,傳承家族的血統和信念,讓我們與先祖有了生命的聯接,喚醒對家族的共同記憶;更是一次反省人生之機,反思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思考我們生命來自何方,又將去向何處?我們追求什麼?我們的追求與選擇又和原生家庭有着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

當我們進入原生家族的脈絡中,可以以一個較廣闊的系統視野去了解原生家庭對我們生涯發展或生涯選擇的影響。

借清明時節緬懷先祖之際,讓我們認真的來梳理我們的生涯家譜,感受家族中世代傳遞的價值與期待怎麼無形中影響着家族成員的吧!

繪製生涯家譜圖

1、 姓名或稱呼;

2、 職業;(學生寫理想職業);

3、 生卒年月日(上方);

4、 性格特點及職業追求(職業價值觀);

5、 職業生命線(生涯中重要時間節點及事件。

思考:

1、家庭成員的職業有哪些?他們是如何進入這些行業的?是否勝任?是否愉快?

2、是否有哪些家庭的變故或榮耀,使得家庭特別看重某些職業或某些因素?

3、家庭對後代的職業期待是什麼?家庭中的職業選擇或職業追求是否慣性的發生在自己身上?

附件二

Topic: Tomb Sweeping Day

假如你是成都七中學生李華,你的美國筆友Alex來信向你詢問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請你根據以下要點寫一封回信,介紹清明節。文章需包括:清明節的傳統與習俗;清明節的意義;自己放假期間的打算。

要 求:

150詞左右;可適當發揮想象添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開頭結尾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參考詞彙:

清明節:The tomb sweeping day,

節氣:Solar terms, 祖先:ancestors,

紀念:commemorate

參考網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ingming_Festival

供稿:共青團成都七中委員會

編輯:曾明

審覈:胡霞 馬健 李睿 楊俊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