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基於數百項研究結果,5100萬人數據,其中包括350萬癌症病例,對現有文獻進行最全面的評估,推出了第三版《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全球報告》。相對而言,這是目前關於生活方式和預防癌症最全面和權威的建議,不妨照着做。

如果說,有什麼詞語,讓人一想到就心生恐懼,那麼一定是“癌症”,能做到“談癌不色變”的人,應該少之又少吧。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當診斷報告上,赫然出現“X癌”字樣,病人會經歷人生中最煎熬的一陣沉默,隨之而來的是“爲什麼是我”似的自我懷疑和拷問,直到流着眼淚、心懷遺憾地面對事實,再花很長一段時間,去承受情緒崩潰和心理重建的雙重摺磨。
最後,自願選擇一種應對方式,或治療,或棄療,這都需要常人無法想象的勇氣,往往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看到癌症真正的可怕之處。
養生君有一個故事,想講給你聽。
養生君有一個小舅,他的岳父,在去年查出癌症,老先生拒絕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僅靠藥物保守治療,起初每天遛鳥喝茶,一切照舊,隨着病情漸漸嚴重、惡化,臥牀不起,老先生在上週剛過世。
而老先生的妻子,在去年,也因爲癌症去世,她選擇的是配合醫生積極治療,最後也因爲癌細胞轉移,病情加重,在醫院去世。
而小舅媽,在2013年已查出乳腺癌中期,第一時間做了乳腺切除手術以及後續治療,她辭去了收入不錯的穩定工作,開始注重飲食健康,應該忌口的食物堅決不喫一口,經常出去旅遊散心,偶爾到鄉下老屋呆上幾天,打理一下菜園子。
五年過去了,小舅媽每個月到醫院定期複查,各項指數非常樂觀,在經歷父母先後離世的悲痛後,小舅媽可能比任何人都渴望癌症可防可抗。
故事很短,道理不淺,不同的人看了,有不同感想。但醫學面對癌症的無能爲力,依舊是殘酷現實,你真不知道它啥時來,怎麼來,來時是輕是重,我們能做的,僅僅是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比如,從現在開始,多瞭解一些致癌知識,認真聽聽防癌建議,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許,在潛移默化中能讓你遠離癌症。
十條防癌建議,值得認真閱讀!
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惡性腫瘤,如何預防?
癌毒的積聚、癌症的產生,與飲食、情緒、生活習慣、吸菸、遺傳基因、病毒感染、環境污染等因素息息相關,所以健康飲食、良好情緒、提高身體免疫力非常重要。
對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基於數百項研究結果,5100萬人數據,其中包括350萬癌症病例,對現有文獻進行最全面的評估,推出了第三版《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全球報告》。
報告中,提出了10條防癌建議,條條都是防癌金句。相對而言,這是目前關於生活方式和預防癌症最全面和權威的建議,不妨照着做。
第一,限制飲酒:爲了預防癌症,最好不喝酒。
第二,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入量:多喝水和不加糖的飲料。
第三,堅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嬰兒都有好處。
第四,保持身體活動:任何形式的鍛鍊都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
第五,保持健康體重:保持體重在健康範圍內,避免成年後體重增加。
第六,喫富含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的膳食: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爲基礎,其中含有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成分,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第七,限制攝入高脂肪、高澱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肥胖與12種癌症有關,限制這些食物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入和保持健康的體重。
第八,限制食用加工肉製品:食用適量的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證據表明加工肉類(火腿、培根、臘腸),即使是非常低的消費量,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第九,不使用膳食補充劑來預防癌症:並不反對特定人羣,如育齡婦女和老年人,使用多種維生素或特定補充劑來幫助獲取營養,但不要期望任何膳食補充劑可以像健康飲食那樣降低癌症風險。
第十,癌症診斷之後,如果可以的話,遵循專業人士的建議:任何確診癌症的人,都應該接受專家的專業營養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