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各位考生關注的2019屆考研英語大綱新鮮出爐,在對大綱進行研究之後,我們發現,今年的大綱與以往幾乎一致,所考察題型及能力沒有變化。因此各位考生無需緊張,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去複習,那麼九月份之前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今天小編將依據大綱,爲各位考生剖析佔據考研英語最大比重的題型—傳統閱讀理解,並且解答各位考生在這個階段關於該題型的常見問題。

閱讀之所重要,不僅是因爲其分值在所有題型中最大,更因爲閱讀中考查的能力在其他題型中都有映射。閱讀中考查詞句,而完型、翻譯及寫作考詞句;閱讀中考邏輯關係,而完型、新題型考邏輯,所以閱讀通,則百通。根據2019屆大綱,閱讀理解題源仍是英語國家原版書籍和報刊,且絕大多數是評論性的文章。那我們從現在開始要不要去讀那些題源的書籍和報刊呢?答案是因人而異。如果現在你的閱讀理解錯誤率仍然偏高,那麼杜老師建議大家先不用去讀這些書籍和報刊,因爲要窮盡題源文章從時間上來說就是不太可能的。另外,更關鍵的一點是,閱讀要得高分,一定不是依靠翻譯整篇文章,而是要透過題目找到考點,透過考點去找其背後所考邏輯,所以,文章本身的詞句我們需要一定的瞭解,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考研英語會怎麼去考這篇文章,即剛纔所說的考點。在閱讀部分,大家需要謹記:所有的題目都有其類型,所有的類型都體現了一定的考點,而閱讀的考點主要就在於大綱的那八條要求。各位考生需要做的就是,總結我們暑期給大家歸納的這八條要求所對應的考點,在歷年真題中去不斷練習並且歸納。

在此又引出另外一個問題:真題的數量有限,怎麼做真題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功用?其實在11月份之前如果做到3遍或3遍以上,並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那麼在解題上一定會有質的飛躍。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不僅要關注題目本身,更得關注題目的“前世今生”;

第二,不僅要關注題目,還要關注文章可否輻射到其他題型。

就第一點而言,剛纔已經解釋過,所有題目都有類型,而每年命題側重考查的就是細節題和推理題,這兩種題型一定是重點複習的。除此之外,做完閱讀理解後需要去總結其題型,並儘可能去探索一道題的多種解法。

第二點,如何去輻射其他題型?舉個例子,閱讀大多數爲議論文,而無論英一還是英二的大作文也都是議論文,所以閱讀中的很多地道表達的句子可以直接或稍加修改地遷移到大作文當中,比如,2007年閱讀理解Text2第二段第一句和第二句“In just one generation, millions of mothers have gone to work, transforming basic family economics. Scholars, policymakers, and critics of all stripes have debated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changes, but few have looked at the side effect: family risk has risen as well”可以稍加修改用於大作文第二段,描述現象及現象產生的影響。

最後,建議大家在做閱讀的時候有兩個過程:

一、將文章從長讀到短。即通過邏輯關係快速閱讀,完成題目;

二、將文章從短讀到長。即解完題之後的歸納總結(詞句篇的總結;方法技巧的總結)與拓展(可用於寫作的亮點句;可遷移到新題型中的解題邏輯等等)。

希望各位考生能充分利用不到100天的時間攻克閱讀,用閱讀打通考研英語的任督二脈,獲取考研的最終勝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