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產併購之危與機——五大“金主爸爸”的想法

本文節選:資管雲

溼冷正浸入地產人的薄裳,特別是中小房企,拿不到銀行低息開發貸,也得不到信託的青睞,只能高成本向私募或民間融資,想要活下去得被迫割肉。

而反觀另一邊,大型房企開啓了收割模式,招呼各路金主,瞄準收併購窗口期,趁勢低價增加土儲,做大做強,越大越強。

然而,在融資監管收緊和調控去化緩慢的背景下,併購業務鏈條上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亦不斷凸顯。

01

樂觀派

——某三方財富資金方

“無論是從政策環境還是從輿論環境來看,目前房地產這一輪調控遠未結束,未來一至兩年內併購業務依然處於窗口期,我們願意提供長期資金並提供賦能,而不是單純的財務性投資,和地產商一起成長!”

02

悲觀派

——某大型地產商

“看看上面的表!經過前幾年地產併購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現在很多優良項目都已經被清掃一空了。好項目越來越少,願意把好項目拿出來做業務的被併購方越來越難找,未來併購的市場會越來越小,一些地產商甚至都在縮編清退併購團隊了。不僅如此,當前流動性風險高企的環境之下,大部分企業拋售的並非都是優質資產,不良資產的比例也很大,地產併購看似撿便宜,實則要當心一不留神收了顆‘雷’。”

03

觀望派

——某央企旗下投資平臺

“房地產此次調控期有多長仍有待觀察,要是踏錯了節奏可能會把自己套進去,那不成了A股股民了?穩健第一!觀望爲宜~”

04

樂觀派

——某城市更新私募基金

“拋開具體項目談窗口期的都是耍流氓!如果把項目範圍縮小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更新項目的收併購上,那可真是大有可爲的,存量地產經濟未來十年都是窗口期!”

05 中立派

——某信託老兵

“在當前環境下,確實一旦任何一方對收益或其他項目要求提高了一點,就可能導致合作崩盤,但業務是人做出來的,能不能做?是不是窗口期都不是問題,只要買賣雙方相互信任,少打小算盤,業務就能做成!”

大家普遍看好的地產併購窗口期:今年年底至明年一季度。

瑟瑟發抖的被收購方

“樓上的有錢人你們咋說都行。。。。。。”

地產自媒聯盟成員

合作┃諮詢入羣

加紅姐微信註明單位職務

防失聯,可加新號“房地產資管大時代”

ID:REBigAM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