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孩子們的第二層皮膚,校服的美觀和質量一直是大衆關心的話題。國家四部委2015年出臺“校服新政”明確了校服安全與質量標準,並就校服款式、校服採購、校服管理等事項做出了明確的指導規定。校服改革作爲一件需要“多方參與,共同推動”的大事,各地相關部門結合實際進行了有益探索,同時伊頓紀德等品牌校服企業也在行業領域加速深耕,帶動校服產業向品質化發展。

(2014年第17期《商業週刊》以伊頓紀德爲案例深度報道“校服經濟學”,指出中國校服市場規模近千億)

2015年7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被譽爲“校服新政”的開端。意見中,明確指出校服的式樣影響學生的形象和氣質養成,要求各地方相關部門確保校服品質,發揮校服育人和審美功能,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新政推行至今經歷的三次全國兩會上,衆多代表委員持續建言中國校服的發展改革,“校服好聲音”由廣入深。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的關注角度更加多元,從質量提升到校服美育,到發揮家委會作用,涉及到與校服相關的話題也更加深入細緻。兩位政協委員做客人民政協網“委員會客廳”時,呼籲重視校服美育功能,建議改變家長“被動”地位,在校服選購等問題中創新家校互動。

如今,“校服新政”已邁入第四學年,各地相關部門也結合實際進行了有益探索。上海市教委明確了校服採購實施家委會協商制度,校服價格不再設定上限,改爲可由家委會通過校服的收費標準後,由學校上報主管部門備案。廣東、河南以及浙江溫州等地,紛紛結合校服新政精神和本地實際出臺指導性文件,明確把校服管理的重心從“管價格”向“管質量”傾斜,把決定校服購買的“發言權”交回家長。

隨着“校服新政”的逐步推開,校服採購的透明化和校服市場的開放化已成大勢所趨,校服品牌企業的行業帶動作用,也將日益凸顯。央企自主孵化的伊頓紀德校服品牌,作爲中國校服行業發展的先行者與推動者,對此趨勢感受更加明顯。

(服務清華附小、復旦附中、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金陵中學等中國百強名校)

據悉,伊頓紀德校服品牌自2009年進入校服市場以來,首創了民主、陽光、透明的徵訂流程,前瞻式力推“家委會”制度,堅持以“引領中國校園服飾變革推動共同教育價值重建”爲使命,其在新政之前的堅持與新政之後的實力爆發,都贏得了巨大的市場。成立9年來爲,伊頓紀德已服務了全國超過3400所知名學府,2017年校服銷售額達6.3億元人民幣。

從大環境看,我國校服正在跨入一個從有到優的“中國校服2.0時代”。自“校服新政”出臺推行以來,校服標準更加嚴格。家委會、學校等各方進入到了校服選擇、採購與監管等一系列環節中,校服行業的質量門檻不斷抬高,促使校服企業更加重視產品質量的管理和提升。

業內人士分析,校服品牌企業的市場擴容前景光明,行業洗牌帶來的集聚效應,也將進一步加速推動產業品質化進程。CHIC2018春展現場,伊頓紀德品牌市場部總經理王方在接受央視網採訪時表示,“作爲國內校園服飾變革的引領品牌,伊頓紀德此次能夠獲得CHIC品質大獎,說明整個服裝產業對校服品質化發展的認可。”

目前我國在校中小學生人數超過2億,國內校服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僅國內最大校服品牌伊頓紀德的年出貨量就達670萬件,是日本全國校服市場規模的1.67倍。業內預計,2025年國內校服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大關。“品質化”成行業發展關鍵詞,品牌化、規模化的校服企業正在加速佔據校服主流市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