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以及不斷加深的東西方文化交流,讓西方人看到了一個和以往官方宣傳中不一樣的中國,這個中國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強大,以至於讓西方人難以接受。西方開始反思自己一直以來對中國的偏見,中國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90萬億人民幣,連續好幾年都位居世界第二,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了成爲超級大國的潛力。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農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碾壓美國,世界上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中國都是最大生產國。中國用低於世界6%的水資源和9%的耕地養活世界20%人口,還能提供全球1/3主要農產品和接近一半主要工業產品。中國的基建視全球,孤獨求敗,中國高速公路,高鐵,地鐵等等均世界第一,甩美國和歐洲幾條街。

中國現在實力雄厚,科技經濟實力不斷超越西方,大有向超級大國邁進的趨勢。現在中國還不是超級大國,但是成爲超級大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超級大國有幾個個條件,國土、經濟、軍事、人口、政治!中國國土方面不成問題;經濟僅次於美國,軍事僅次於美國,高素質人口也不斷上漲。國際政治上也有不錯的話語權。現在可以對美國形成全面戰略威脅的國家只有中國,但是中國不可能成爲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

在美國人眼裏,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雖然在經濟與軍事上與美國還有差距,但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可以與美國相媲美了。中國很多科技超越美國,全球高質量科研總體貢獻中國位居第二。中國很多軍事技術,包括很多核心技術和裝備,譬如信息技術,雷達,聲納,魚雷,導彈,預警機等等,都把美國拋在了後面;尤其是反導技術,高超音速飛行器技術,量子通信技術等等,中國已經領先美國了。

在美國在世界上耀武揚威,爲自家利益肆意動武,對貧弱小國不管不顧時候,是中國爲他們帶來投資,發展經濟,建設國防,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等。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都能感受到中國發展帶來的變化。

中國依靠堅實的基礎科技和齊全的工業製造體系,在經濟和軍事領域成爲世界的領跑者。25年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和軍事水平還很弱小,現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中國人的貢獻,各個領域裏總是少不了中國人。去年,中國汽車市場佔到全球乘用車銷量逾1/3,佔該行業增長的70%。

中國人口近14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是美國的4倍,幾乎和所有發達國家的總人口一致,試想這樣一個大國實現人均GDP達到美國25%,那代表中國GDP總值已經和美國平齊,當中國的人均GDP是美國一半的時候,即使這不足以使中國進入世界經濟最發達橫行列,但中國GDP總值已經反超美國一倍了,那時的中國才真正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不是什麼難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