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相城区华元路以北、广济北路以西的苏州市第二图书馆,是广大苏州市民翘首以盼的文化大工程。据项目方透露,截至10月中旬,该项目主体已封顶,玻璃幕墙安装面超60%,内装完成70%,最早11月底市民就可以一睹这座“天堂图书馆”的“芳容”,不过正式开馆还要等到2019年上半年。

整个苏州市第二图书馆项目地上地下7层的空间,面积达4.5万平方米,是人民路老图书馆的近2倍。建成后,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以文献存储集散为主要功能的超级书库(设计藏书容量700万册),还将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及文化设施配套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该馆由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德国GMP事务所设计,其“天窗式造型”尤为惊艳,若从高空俯视,外形犹如一本即将翻开的书,既有江南婉约,又不失现代时尚。

“美貌”背后,意味着超高的施工难度和紧张的施工工期。苏州市第二图书馆承建方代表、苏州一建项目部经理周凉表示,尽管公司成功拿下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现代物流园等多个鲁班奖工程,但苏州市第二图书馆是他们目前经手的“难度最大的项目”。

据介绍,苏州第二图书馆的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楼面存在预应力机构及清水砼施工,高大模板偏多,外装结构及钢构件不规则部位较多,施工难点颇大。因此,本工程从开挖土方到主体封顶,每一道工程时序,每一个工程参数都预先在电脑上建模,应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化(BIM)技术指导现场施工。

周凉简单概括了施工中三大难点,同时也是呈现全馆独特建筑风格的关键,“首先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在主体建筑东南角伸出长度为21.6米的不规则屋顶;其次是建筑立面所用5000多块幕墙玻璃,几乎每块尺寸都不一样;还有就是东北角有一面4300多平米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交接痕迹。”

苏州第二图书馆是苏州市级民生实事重点工程,作为项目所在地的相城区,亦对此十分“上心”,全力以赴保障工程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碰到的难题,相城不但都解决了,而且把很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周凉说。

在多方的配合努力下,苏州市第二图书馆的书香已经越来越近,其北侧建筑面积为9万平方米的“书香公园”,也正在加紧兴建当中,将与第二图书馆同步开放。二馆融为一体,将成为苏州北部地区地标性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社会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薛马义 通讯员 胡雨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