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這個經理可不簡單哦!

  快來和四姐看看吧~

  ▼

  Eddy Ji 吉雲卿

  他可不簡單哦!

  爲了實現心底的留學夢想,

  他曾毅然放棄穩定、高薪的工作,

  獨自前往美國,

  成爲了一枚高齡研究僧。

  Eddy說:

  “一個人,一輛車,

  就是全部的家當,

  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一種體驗。”

  我是2012年通過校園招聘加入德勤的,初入職場時,我很低調,不喜歡顯山露水,埋頭好好地做完每一件事是我的原則。雖然性格比較內斂,但我的骨子裏有一種不安分。從小學到大學都一直在上海,我心裏一直有一個夢 -- 遠離家鄉獨立生活。

  在德勤磨練了2年之後,我毅然決定去美國深造。很多人問我,爲什麼工作了還要回去讀書,不擔心回來之後落後於別人嗎?我不覺得留學就意味着放棄我在國內的基礎,我對未來的憧憬與熱情遠大於對取捨的擔憂。

  

  去了美國之後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的。之前住在家裏面有爸爸媽媽照顧,自己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剛到美國也不會開車,在美國,不會開車就像沒有腿。一開始每天騎一小時自行車去學校,可是到了九、十月份實在是太冷了,只能逼着自己一定要學會開車。也是買車這件事讓我懂得 -- 越是害怕付出越是容易喫虧。爲了省錢,我花了5000塊買了一輛1997年產的二手車,沒過多久油缸就破了,只能當廢鐵一樣賣掉。這就好像審計工作一樣,你越是逃避小問題,越是容易出大錯。

  

  那時候一個人,一輛車,就是全部的家當,來來回回搬了5次家。那種感覺是挺孤獨的,但現在回想起來也是一種成長的體驗,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一種體驗。我自始至終都相信自己,雖然碰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問自己到底能不能行,然而始終更願意選擇去克服,每一次克服都像一次通關打怪,回頭看會發現是這些關卡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我也曾感到恐懼,

  但恐懼是一種動力,

  讓我勇敢踏出comfort zone。”

  在去美國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英語還不錯,那種不錯是四六級高分的不錯,到了美國之後發現我的英語口語完全不夠。一開始有過很多無助,最初如果要安排一個五分鐘的電話會議,我需要拉着一個senior幫助我,本來用母語是非常非常簡單的溝通任務,我卻斷斷續續地說完,不停糾正自己的語法問題,是非常尷尬和非常挫敗的;開會的時候,我一開始都是沉默的,完全不發表意見,特別害怕說出broken的句子。

  

  很多時候恐懼是一種動力,適當的焦慮是很好的,像考試一樣,你不能太焦慮,也不能無所謂。我發現只要放開顧慮,我的英語其實沒那麼差,慢慢我連俚語和網絡用語也開始靈活運用了,到第二年我可以主導一個四五個人的會議了,可以很自如地和同事開玩笑了。一開始很唯唯諾諾很膽怯不願意開口,因爲怕丟臉,怕被否定,但是一旦踏出了comfort zone,你會重新認識自己。

  

  現在我也會鼓勵我的團隊勇敢地提出自己見解,不用擔心被批判或否定。尤其是在工作的溝通上,客戶和領導並不是不願意聆聽的。我們必須先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和理由,給出客觀的建議,真誠地反饋給對方。只有基於理智的判斷和成熟的處理方式,才能幫助客戶和領導做出最優的決策。

  “酒香還怕巷子深,

  留學讓我更加勇於表達,

  和團隊一起開拓新的局面。”

  

  在國外的經歷和成長爲我回歸德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歷了出國留學,國外工作,再回歸德勤之後,我更加勇於表達自己,發表自己的看法了。一方面這能幫助你建立一種積極正面的形象,讓leader更瞭解團隊的付出。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溝通交流,你可以建立與團隊內外的各種人的信任。特別是做審計工作,不僅僅需要在團隊內部交流,很多時候你需要各方支持。更重要的是對新挑戰抱着一種開放的態度,才能開拓新的局面。

  

  現在我也會鼓勵我的團隊勇敢地提出自己見解,不用擔心被批判或否定。我們必須先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和理由,給出客觀的建議,真誠地反饋給對方。只有基於理智的判斷和成熟的處理方式,才能幫助客戶和領導做出最優的決策。

  

  你的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本文來自德勤招聘,由直通四大(zhitongsida)整理發佈。轉載請授權,在後臺回覆“轉載”,歡迎更多讀者或媒體投稿合作,如有異議,回覆本微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