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想要釣到魚前提必須是水下有魚,那咱們初到一個釣點該如何快速的分辨水裏是否有魚,值不值得下竿呢?

尤其是野釣,像大江大河還好一般都會有魚,但有些早已荒廢的野塘就很難判斷,有時旁邊連個人都沒有,釣點信息也無法得知,這時候怎麼辦呢?

只需3分鐘!教你快速判斷陌生釣點是否有魚,野釣請注意這7個細節

1、釣點附件有沒有餌料袋、蚯蚓盒等一切關於釣具的包裝袋,以及快餐盒、菸頭

小飛一直在提倡綠色釣魚,希望每個釣友都能珍惜、愛護野釣的環境,不要讓咱們的後代無魚可釣

但就目前看來,還是任重而道遠啊。儘管不願意看到這些垂釣垃圾,但是有這些東西存在的地方就說明曾經有人垂釣過

餌料袋越多則說明釣的人越多,餌料袋越集中說明此釣位曾經或者一直是個好釣位!

2、岸上有沒有特別平整的泥土或者草木被清理過的痕跡

野釣環境複雜,路面高低不平,荒草叢生是最常見的,這種地方如果有人釣魚肯定會把釣位修的比較平整,周圍的草木肯定也會有折斷、清理的痕跡

3、如果是野塘,可以看看周圍有沒有河流、小溪

荒廢的野塘比較難判斷,但如果旁邊有小溪、河流,那麼魚肯定會從溪流中游進來

還有一點是有些水塘旁邊確實有江河,但不連通,這時你應該想一想若是下大雨、漲水後,江水能不能灌溉進來

4、水色是特別重要的一條信息

水的顏色不但可以反映是否有魚,同時還代表了肥瘦程度,這對咱們開餌、是否打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雖然水清不一定沒有魚,但水混往往藏魚

特別是一些不流通的野塘,若是沒有魚、也沒有人爲破壞,肯定是非常清澈的

5、觀察是否有魚跳躍、遊動

這一點我想無需多言,僅憑肉眼即可判斷,沒有什麼好多說的,最好多走多看

因爲天氣不對、魚少會導致魚跳出水面的概率降低,只有多走多觀察,看看有沒有魚遊動,另外有小魚一般就有大魚

6、水草有沒有被翻動、咬食,大片草區有沒有人爲破壞的痕跡

草多的地方想要釣魚,肯定會想辦法先把草撈掉一部分或者用竹竿、塑料圈等工具支出一塊釣點來

還有一點,魚兒有時會啃食水草,細心點就可以看出來。

再比如成片的浮萍區,有幾塊地方是亮水,很有可能是黑魚拱出來透氣的

草魚也會喫一些水邊的蘆葦、荷花、嫩草等等,咱們沿着釣點走兩圈即可

7、聽聽有沒有魚喫餌的聲音,看看有沒有魚上浮的跡象

通常早上和傍晚都是魚兒覓食的高峯期,這時候水面是比較熱鬧的,肉食性魚攻擊小魚,小魚就會跳出水面

白天溫度高,水錶的溫度上升是最快的,有些魚會上浮取暖,或者遊向淺灘,這時咱們要保持安靜、保持距離,應該不難捕捉到魚兒的身影

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