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倒是有觀衆覺得,自己親孃因爲要殺後媽兒子死了,轉頭又叫明蘭母親,是一種很有心機的行爲。但隨後在進入密室之際,蓉姐兒又對明蘭叫了一聲“母親”。

盛明蘭身邊有隱藏心機女?《知否》結局前 想爲小桃和蓉姐說句話

也正因爲有感情,不希望劇中的一些角色因爲某些小動作而被觀衆誤會。比如盛明蘭身邊的小桃、蓉姐兒也被誤認爲做心機女,還是忍不住想要爲她們說句話解釋一下。

昨晚,我們的皇帝哥哥終於洗刷了冤屈,就像他沒有忘記種地的初心一樣,他也沒有忘恩負義的打壓顧廷燁和懷疑桓王,一切只是爲了引誘太后入局,以便將反派團一網打盡。

但其實,太后也並不是一心弄權,主要是覺得繼子不尊重自己去世的老公,才越來越生氣。只不過太后並不懂她老公的用心良苦,反而把局面攪成了先帝最不希望出現的局面。好在最後事情完美解決,劉貴妃這種腦子不好被當槍使的,就只能是祭天人設了。

緊要關頭,馮紹峯飾演的顧廷燁如天降神兵一般重生歸來,成功的完成了救國護家的大任。不僅喜提會撒潑的盛明蘭一枚,還被附贈“呸”一口。但在他回來之前,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也是腹背受敵,前面有人帶兵攻打,後邊還有曼娘想刺殺團兒哥,在關鍵之際,明蘭身邊兩個姑娘的表現引發了爭議。

第一個是蓉姐兒,蓉姐這個孩子一直非常懂事,沒給明蘭這個後媽填過一點堵。懂事之中有帶着天生的爽朗和聰明,從來不是心機深沉的女孩。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她一直放不下自己的親生母親,也因此不願意管明蘭叫母親或者娘,但對此明蘭一直都是表示理解的,因爲她也有同樣的心理過程,衛小娘纔是娘,大娘子只有在真心爲她考慮之後,纔是母親。

在曼娘趁亂混入內院刺殺團兒哥的時候,蓉姐也拼命的想保護弟弟,卻被自己母親打傷,所幸曼娘被常嬤嬤打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曼娘死了之後蓉姐兒仍是非常傷心,還哭喊“我沒有娘了”。但隨後在進入密室之際,蓉姐兒又對明蘭叫了一聲“母親”。

爲此,明蘭倒是很開心,畢竟團兒還小,這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叫自己母親。倒是有觀衆覺得,自己親孃因爲要殺後媽兒子死了,轉頭又叫明蘭母親,是一種很有心機的行爲。會這麼想,大概是覺得蓉姐怕明蘭生自己的氣,失了寵。 嚮明蘭示好是一種自保行爲。

但這種想法未免過於消極,若蓉姐兒真的心機如此深沉,她又怎麼會控制不住喊出“我以後沒有娘了”。若喊出這句話是控制不住情感,那怎麼管明蘭叫母親就不能是深情流露了呢?只不過電視劇不能事無鉅細的表現角色心理,在我們看來是幾分鐘幾秒鐘的事兒,對人物來說可能是複雜的心理過程。

蓉姐兒一直惦記的親孃,一是因爲血緣關係,二是在她的童年記憶裏,親孃也是對她好過的。對曼孃的情感源於對親情的留念。蓉姐兒突然改口叫母親,一是因爲明蘭一直以來對她的照顧,二是因爲當時已經是生死關頭。我們看電視知道肯定是大團圓結局,在故事裏也許密室內外就是天人永隔,蓉姐兒這時候喊一聲母親,是爲了不給大家留遺憾。

第二個是小桃,作爲一個熟悉國產劇套路的合格觀衆,慣常是要覺得在主子大難臨頭,生死攸關之際,一個稱職的手下是要有爲主子擋刀的覺悟的。但昨天的危機時刻,是明蘭一把將小桃護在身後,自己拿個小刀企圖去反擊,就不禁想問小桃要她有何用。

其實這個地方的處理確實有點問題,小桃的人設是傻白甜一點,而且從小就愛哭愛受欺負,演員自己都感覺小桃是個廢桃。但從她死活都不進密室,非要陪着明蘭就看得出,在她心裏明蘭比自己的命重要。

另外更冤枉的一點是,從拍攝的花絮中明顯可以看到,小桃的演員提出,她先上去背對着兇手抱住明蘭,然後明蘭再把她拉到身後,再用刀保護自己。導演也同意了這個說法,但是拍了幾次之後,不知道爲啥成片就沒了,可能覺得動作多不夠乾淨利落,有一種女主怎麼砍都砍不死的感覺,所以就刪成明蘭把小桃拉到身後那一下了。

除了蓉姐兒和小桃,魏行首的走向也比較迷。在宮變發生之前,特地給了魏行首一個鏡頭,給了老鴇一大堆金子和首飾,然後自己跟一個秀才走了。看上去就是魏行首找到了真愛,去過自己的日子了,但妙就妙在緊接着魏行首出去,就接了宮變的鏡頭,於是不少觀衆覺得,是不是魏行首出賣了顧廷燁?

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加了魏行首一段大特寫確實有點奇怪,但個人還是認爲她不會是負面角色,即便是局中人也是顧二這邊的。或許人家就是藉着亂世找到了一個贖身的好機會,也接觸了明蘭心裏的芥蒂。如果有機會,也許明蘭和顧廷燁之後的聊天還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