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3日),湖北省衛健委官網發佈的最新疫情情況,將臨牀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通報顯示,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臨牀診斷病例13332例)。

臨牀診斷病例指的是什麼?與確診病例有何區別?總檯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

爲什麼要設臨牀診斷這個檔級?2月5日《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也提及了這個問題。

1

什麼是臨牀診斷病例?與確診病例有何區別?

童朝暉: 第五版衛健委的方案裏已經對湖北地區已經提出來臨牀診斷病例問題。

湖北首次將臨牀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 何爲臨牀診斷病例?專家解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修正版)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臨牀診斷。平時診斷肺炎時,實際上病原學百分之二、三十要靠臨牀百分之七、八十來診斷。所以這次在湖北地區增加了臨牀診斷病例。前段時間我們主要靠核酸來進行確診病例,但實際上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按照臨牀表現都有:1、有流行病學史;2、發熱、呼吸道咳嗽、憋氣的症狀。然後進行查體檢查臨牀特徵,做CT影像後進行一個綜合診斷。

2

爲什麼要設臨牀診斷這個檔級?

王辰: 設出臨牀診斷這個檔級非常有必要。

現在對於病毒核酸的檢測能力在不斷提升,但不同的試劑之間精準程度有差別,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所以有大量看着流行病學史上、接觸史上像是,臨牀症狀也像是,但是核酸未能得到確證的病人,現在被列爲疑似病例,我建議在武漢出現這樣的病人,應當可以列爲臨牀診斷病例,因爲核酸對於已確診的病人陽性率也只在30%~50%之間,因此設出臨牀診斷這個檔級是非常有必要的。

湖北省衛健委官網發佈的通報指出,隨着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識的深入和診療經驗的積累,針對湖北省疫情特點,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診斷分類中增加了"臨牀診斷",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確診病例接受規範治療,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根據該方案,近期湖北省對既往的疑似病例開展了排查並對診斷結果進行了訂正,對新就診患者按照新的診斷分類進行診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