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为传统医学中导引按跷中绚丽多彩之瑰宝。一般有八节,锦者,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正如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八段锦导引法”所讲:“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字,是由“金”“帛”组成,以表示其精美华贵。除此之外,“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

八段锦是我国优秀的健身功法,经过近千年传承而历久弥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我们先给大家说说常常练习八段锦有什么好处?

1.导气引体,调畅气血

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柔和缓慢的运动能让生命机体充分放松自然,更好地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因而有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对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使全身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畅通,从而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习练八段锦,人体血管弹性明显改善,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增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也会更强。

2.松紧结合,增进协调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是八段锦功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他要求练功时松中有紧、松而不懈、紧从松来、柔和拔伸。“紧”只是动作中的一瞬间,而松是贯穿动作过程始终的。松紧的这种密切配合和频繁转换,有助于刺激调节机体的阴阳协调能力,促使经气流通,滑利关节,活血化瘀,强筋壮骨。

从现代运动科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小负荷的运动应激。研究结果表明,习练八段锦对血压、心率、血糖、甲状腺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功能,从而增强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3.脊柱为轴,整体调节

八段锦锻炼的中心部位在于脊柱。整套功法练习,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断转换,并力求身体平衡,动作连贯相随。同时要求所有动作需通过一个中心来指挥,即脊柱。也就是说,要通过腰脊活动来带动四肢。

八段锦前四势突出的是肩胛夹脊的内缩蓄劲,后四势则侧重腰胯命门的俯冲扭转与拔伸,劲力从躯干脊背向四肢末梢逐步传送,由里到外依次撑紧,运动过程似乎要克服某种阻力,从而四肢经脉筋骨得到充分的拔拉伸展。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由于脊柱两侧分布着支配肢体脏腑的全部神经根,因此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八段锦通过对脊柱的拉伸旋转,刺激疏通任、督两脉,从而起到了整体调节,牵一处而动全身的锻炼效果。

4.强化脏俯,疏通经络

八段锦同传统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关系密切。比如第一势中的“三焦”是人体元气与水液疏布的通道,覆盖五脏六腑。这一势通过上托下落、对拉拔伸,有利于元气水液上下布散,发挥滋润濡养作用。第二势左右开弓,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治疗胁痛。第四势中的五劳一般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伤害。

养生理论认为“生病起于过用”,所以五劳七伤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这一势扭头旋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可以消除亚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八段锦的功法原理出自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的。

功法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八段锦坚持做对我们身体很有好处,可以达到恢复阳气,走向光明的功效。

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稍宽于肩,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目视前方,舌抵上腭,以鼻纳气,意守丹田。双手收至腹前,五指伸直并拢,两手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徐徐抬至胸前,然后使掌心翻向内、下、外、上,边翻转边向上托起。停顿片刻,用鼻吸气,调息,两臂向两侧分开,使掌心由上向侧外、向下,两臂一起徐徐落至体侧,同时用嘴呼气,调息。如此反复连做7次。

要领:

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二式

要领:

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

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第三式

要领:

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作用:调理脾胃

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圆。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第四式

要领:

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挺胸,两肩稍向后引,身体徐徐左转,至极限处,双目同时后望,略作停顿,调息。然后依前式,再向右转。如此反复做7次。

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第五式

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上身前倾,两膝弯曲呈半蹲姿势,两

手扶膝。上身向左前方转动,前俯深屈,头随之下垂,并向左侧作圆形摆动,同时稍微向右侧摆动。然后依前式,上身向右前方转动,如此反复,左右各做7次。

要领:

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十数次。

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

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第六式

要领:

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作用:健肾 通过身体前后动 两手至命门

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

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第七式

要领:

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刀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反复十数次。

作用:练内气

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第八式

要领:

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反复练习十数次。

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习练要领

1、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2、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3、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4、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好了,今天的养生知识就分享到这里!阳痿、早泄、肾虚的朋友,请认真阅读下方蓝色文章,里面有讲补肾的方法,有好些病友们都试过,效果很好!

10月常喝1个东西,不到10天,55岁年龄20岁的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