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驅黎宗嶽

佐壩鄉金碧嶺的茅山上,埋葬了一位辛亥革命的先驅——黎宗嶽烈士。黎宗嶽,字嵩祝,號甫,1876年3月11日出生於今佐壩鄉河西山南麓金碧嶺的一個三代貧儒家庭。

黎宗嶽少年隨祖父黎兆相讀書,一目數行,過目不忘。嶽善文會詩,工書法, 19歲時肄業於安慶敬敷書院。 1898年,時值光緒帝變法維新,詔令諸生上書言事,嶽胸懷抱負,寫下了一篇洋洋數萬字的奏議書,陳述治亂護國之理念,深獲兩江總督劉坤一的讚賞。後因宮廷政變,議未施行。

1902年(光緒28年),嶽因鄉試犯了時忌,只中付舉,因此只委了一個內部各中書的閒職在京。其時,肅親王善耆慕其才,力薦嶽爲六品警官兼探訪局長。嶽力圖革新,逐邀同仁,創國報館於京師,以開通風氣、扶正祛邪爲理念。後朝廷以參加廢君主政體之請願活動爲罪名,把他革職回家。

34歲時,嶽認爲強國之本應以創辦實業爲先,於是赴上海籌辦企業,暗與宋教仁、吳祿貞等密商救國之計,併爲武裝起義積極準備。在上海不到兩年,通過各種渠道集資,終辦起了擁有兩百萬資本的國產公司。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前夕,黎元洪因無錢發餉和購買兵器,遂找黎宗嶽赴鄂商定從國產公司借來一筆鉅款,解決了軍需不足的困難。起義勝利後,黎元洪任嶽爲長江各軍參謀長,率師東下,連克沿江各城。 10月下旬抵九江,迅速組建了駐潯軍政府,與武昌遙相呼應。嶽乘扁舟直上清廷援鄂徘徊潯陽江上的兩艘軍靚,陳述識厲害,說服了歸順。接着率潯軍司令黃煥章直搗安慶,安徽巡撫朱家寶帶隊衛營迎降。安慶光復後,嶽又率偏師沿江而下。

數日後,南京光復,嶽又揮軍西上,剛到蕪湖,得悉安慶發生內訌,都督王天培被趕走,朱家寶接任後,又與潯軍黃煥章產生矛盾,最後被胡萬泰將黃煥章趕走。於是黎宗嶽毅然駐軍大通,組織皖南軍政府,先後收復徽州寧國等皖南各地,加緊組織和訓練新軍,準備北戰。時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電令岳仍駐大通,都督皖南軍務。月後因胡萬泰唆使孫毓筠率軍攻大通,嶽不忍同室操戈,有傷共和,遂解甲北上京師,繼而奔馳於大江南北,滬漢之間,組織共和黨,爲首領之一。又因對袁世凱篡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暗殺宋教仁等行徑,極爲不滿,不時議論其非,而遭到袁的監禁。後經議員的保釋,復去上海,武漢,創辦華年人壽保險公司,粵漢鐵路公司,九江電燈公司等民族企業。

民國四年,袁世凱稱帝,以嶽不附己,通令緝拿,是時黎元洪亦被軟禁,嶽出於義憤,決心反袁,保護辛亥革命成果,便祕密潛入武漢,聯絡同仁組織共和軍,擬北伐討袁。但因在密室中試製炸彈,誤解其機,不幸炸傷,經搶救無效身亡,時年40歲。各省志士,驚聞此訊,皆嘆息流淚。死後僅數日,袁世凱垮臺,黎元洪繼民國大總統後,特對黎宗嶽進行隆重獎恤,以表彰其首倡共和革命之功。

作者:吳漢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