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失我愛。”

2018年10月29日,李詠的妻子哈文微博發文寫下了這句話。

從2017年4月14日,李詠去美國治療癌症起,妻子哈文一共給他發了551個早安。可是在17個月的治療之後,李詠還是輸給了癌症。

人們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不是2017年還看他在主持節目嗎?那時候的李詠還那麼鮮活那麼逗趣,2017年12月2日,他還與謝楠、雅琴一同主持“2018愛奇藝尖叫之夜”呢?怎麼可能呢?

但哈文告訴大家,李詠已經於10月25日在美國去世。

從生病到離去,李詠從沒有讓大家知道他的病情,即使離去的時候,留給大家的還是笑臉。

但這就是李詠。他永遠只把笑臉留給這個世界。直到他離開的那天,卻把所有人都弄哭了。

章子怡、孫茜、汪小菲、李銳等明星紛紛發文悼念。

老東家央視發文了。

當年的央視老夥計們,也紛紛發文。

魯豫接受媒體採訪說:作爲女性我很欣賞這樣的男性,我很欣賞那種對家庭對婚姻,對妻子孩子對老人充滿擔當,有責任心有愛心的男人,我覺得太偉大了。

大家都想念這個一輩子帶給人們快樂的傢伙,可再多人的想念也換不回一條曾經如此鮮活的生命了。

人們只有變着法子懷念他,比如詠非常6+1的手勢,和這個話癆告別。

李詠的故事其實是從大連電視臺的《久久閤家歡》開始的,在這檔開獎節目中,李詠喜歡把十張獎券藏在大連的角落。誰能找到,就能在開播時當場兌獎,結果某期播出時,獎券剛好藏在市政府門口。省領導來視察,看到上千人聚在市政府門口尋寶,這件事讓李詠遭到批評,但也讓央視發現了他。

從這裏開始,李詠在中國綜藝史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他的人生,又不是隻有成爲著名節目主持人這麼簡單。他是個真正的大娛樂家啊!

那個手持錘子砸金蛋的大長臉,成爲了全國著名節目主持人

李詠可能從來不是一個十分合格的央視主持人。

領導說希望他的節目可以寓教於樂,他回答“沒這個能耐“。我很奇怪當時如此回答的李詠是怎麼沒被立刻開除的。

但李詠可能是最早堅持“逗觀衆開心”的人——在那個娛樂大時代還沒有到來之前。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成爲了中國綜藝史上娛樂啓蒙的角色之一,他身體力行地證明了:一個身穿花哨西服,頭頂蓬鬆捲髮,調動全部表情逗樂觀衆的不是那麼好看的主持人,原來也是可以被觀衆深深愛上的。

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這個1968年生於烏魯木齊,自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又在中央電視臺對外部實習快結束時,拿下面向各大對口院校唯一一個播音員名額的傢伙,先後做過央視編導、記者、紀錄片解說。最著名的解說經歷是給紀錄片《香港滄桑》做解說。

但真正開啓他的時代的,是1998年一檔讓他發揮了我行我素天賦的節目。他第一次穿上了他的花西服,一個廣爲人知的故事是:某次錄製時,還沒開始機器就壞了。李詠就搬出一把凳子在臺上講故事。40分鐘後機器修好了,觀衆卻大喊:不看節目了,繼續講故事!

這個節目就是《幸運52》。

李詠在臺上飛速地轉動着語速,也飛速地創造着中國綜藝史,尤其是央視綜藝史上前所未見的一幕幕。

李詠對着鏡頭砸拳成爲觀衆記下的經典動作,因爲他發現這種方式可以調動氛圍。

到了2004年,《非常6+1》播出。

節目高潮是才藝表演之間穿插的“砸蛋”環節:李詠和場外觀衆連線,觀衆在20顆“金蛋”中選準一顆,現場砸開,就有機會獲獎。

他手持錘子砸金蛋的形象開始紅遍大江南北。《非常6+1》的收視率,在2009年上星節目中排第一。就連湖南臺的《快樂女聲》也不敵。

在收視率之外,電話連線砸金蛋也則是他在尋找一種新的和觀衆的溝通方式,那時候電視節目沒有出現現在常見的“CALL OUT”。結果證明這種方式可行。

他強烈的要求在舞臺上流露真實,而節目組對他的形象設計就是本色出演。結果證明這種主持方式同樣可行。

這場突破最終贏來了巨大的成功。

2005年,有機構評估電視節目主持人身價,李詠首次登上榜首,身價被估達3億。2006年,這個數字漲到了5億。

2007年,他又獲得“最具品牌價值主持人”獎。

但成功帶來的是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批評、質疑, 媒體報道過,僅頭髮這一項,就有“一百多位領導發表過意見”。說話也不對。比如恭喜新婚夫婦,李詠說:“恭喜發財,龍鳳雙胎!”領導馬上質疑:說什麼呢?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

李詠在節目裏自稱“在下”,領導也不愛聽:你是堂堂央視主持人,什麼叫在下?

這種張力甚至出現在春晚舞臺上,2003年起,李詠成爲央視春晚主持,但2007年,他忽然改詞,變成了《非常6+1》的風格:“在新的一年裏呢,我們六位主持人呢,也要祝現場的,還有電視機前的觀衆朋友們,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寶寶的媽媽同志們…”旁邊的朱軍迅速打斷他,這場改變最終造就了春晚歷史上著名的“黑色三分鐘”。

李詠想過要離開,但頂不住各種領導的好言或厲言相勸,中心大意是:“全中國哪兒有比這更好的平臺?

後來李詠又做了新的節目:《詠樂匯》。每次勵志故事講完,李詠就來一段旁白:他的今天是你的明天,括弧——僅僅是“可能”而已。

2011年3月改版開播的《向幸福出發》是李詠在央視主持的最後一檔節目。節目連續三年獲得央視“年度品牌欄目”稱號。

2013年,李詠選擇了離開。嚮明天出發。

可是有李詠的朋友告訴媒體,離開央視,李詠的工作並不順利。

他先去高校任教,又輾轉各家衛視臺節目,在山東衛視製作《中國面孔》,在北京衛視做《全是你的》,在河北衛視做《我知女人心》,但沒有做出爆款。

2016年,他出現在《中國新歌聲》的時候,又穿上了他經典的西褲馬甲和白襯衣,但媒體報道的是,現場的錄製裏,10次口播出現了8次卡殼。

他又找回了狀態,成爲了“史上最大牌學員”。​

他和曾擔任三屆春晚導演的太太哈文成立的新公司打造了網綜《偶像就該醬嬸》,這款明星體驗秀重點是將明星置於兩難抉擇。薛之謙、華晨宇、鄧紫棋、岳雲鵬、林更新、阿嬌、撒貝寧都曾上過節目,在優酷上這檔節目獲4.6億次播放,不算一個特別出色的成績。

李詠算是央視最黃金一代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中,最不按套路出牌,最另類的一個,換個角度來說,也是最敢我行我素,最善於爲觀衆創造娛樂的那個,但實事求是地說,這種比較優勢更容易在娛樂大時代到來之前綻放光芒,而在某種意義上完成這場主持人的娛樂啓蒙之後,他不再像曾經那麼特別,加上命運的變化,李詠不再站在話題中央了。

時代造就成敗。可他從始至終都無愧爲電視娛樂大師。

“法圖麥的媽媽”的下屬

但李詠的人生不止有主持。

一位曾採訪過李詠的記者回憶,她記憶中的李詠不僅爲人風趣,對待工作更是認真負責。有一次採訪時間已經很晚了,但李詠的狀態還很好,而且言談中經常主動提及自己的女兒,那次採訪結束後,李詠還送了記者一塊她女兒設計的手帕。

家庭一直是李詠生命中另一個、或許是更重要的故事。

哈文是李詠的大學同學,從寧夏考來的。李詠看見她的側面輪廓分明,就每天上課給她畫畫。後來畫着畫着,兩個人的人生就畫到一塊兒去了。

1991年李詠分進央視,哈文分到天津電視臺做新聞播音員。1992年,他倆就結婚了,分別在兩家請了客,大宴賓朋。

婚後她又考回“廣院”電視專題節目製作專業,1995年底中央電視臺最後一批進人,她就被分進來了。於是倆人1996年又結了次婚,這一回是悄悄地去拍了照片,買了戒指。

很多年後,李詠在《超級演說家》裏講到哈文,在家裏是自己的領導長官,

還說“我估計,當我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都會覺得和妻子吵架)是一件鬧心的事兒。”還說哈文一生氣就說,“如果你是我兒子,我不知道抽你多少遍。”

他以自己的太太爲榮,曾經人們介紹哈文,會說這位導演是李詠的媳婦兒,後來變成了“這位主持人是哈文的老公”,他說能給名女人做老公的男人都很不一般。

令李詠更不一般的是女兒的到來,在回憶錄裏,他一直以爲自己會生男孩,後來發現是女孩,他對老婆說:你說就我這張臉,扎倆小辮兒,那得什麼樣兒啊?閨女長大了還不怨我一輩子?

女兒剛出生時的確像是和李詠一個模子刻的,可後來卻長成了電影明星的模樣。

在微博上經常能看到哈文、李詠和女兒小法三個人的互動,結果李詠完全是一副慈祥老父親的模樣。

小法發了一張海邊泳裝照,李詠意味深長的回覆,“小心着涼。”哈文則轉發說,“快回去寫作業”。

平時在家裏,李詠從不讓女兒喊他爸爸,而是直接叫名字。“我覺得我女兒成長得很健康,很平和,也很開朗,我很得意。有時候我就想我還要何求啊。”

李詠曾經在《超級演說家》裏演講“致我的情敵”。

他談到對未來女婿的要求,要求的第一點是:

“第一,你得健康,即使肩膀不夠寬厚,也要讓我女兒靠得踏實。”

到了《中國新歌聲》中,李詠站在臺上,帶着14歲女兒特製的手絹,手絹上繡着女兒8歲時的油畫作品,一他說這是他讓女兒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方式。

今年10月23日,李詠去世的前兩天,女兒發出一條微博,曬出自拍照,並配文:好久不見。

這一次,真的是要好久不見了。

詠別了,大娛樂家

我們經常說笑可以戰勝疾病,但事實證明笑也不是萬能的。

但李詠就是做了一輩子逗所有人笑的大娛樂家。

他當年應聘央視的時候有道考題:3只雞3天下了3個蛋,9只雞9天下幾個蛋?李詠毫不猶豫答道:反正不是9個,我又不是養雞的,不知道。

正是這個痛快的回答,讓央視領導一眼看中了他。

他曾說過,“站在舞臺上,動作可以不復雜,但舞姿一定要優美”。他始終保持了這種優美。

《幸運52》和《非常6+1》都曾經在成功的同時飽受爭議,除了李詠的主持風格,被質疑的還有節目的價值觀。領導多次提醒:該注重“寓教於樂”了。

可李詠琢磨的是:“爲什麼不能將娛樂進行到底呢?”另一個問題是:娛樂節目,娛樂到什麼程度合適?

他還把娛樂延續到了生活中。他曾經去給女兒上戶口,結果因爲起名“法圖麥·李”,導致民警一度以爲是外國人。但他很堅持。

後來一直在家庭裏很嚴肅的哈文發微博時,名字正是“法圖麥的媽媽”。

他也善於用笑去化解質疑。

2018年9月,有人拍到“時髦先生”李詠現身美國,一家人相伴。但妻子哈文否認了移民說法。之說了兩個字:沒有。

現在人們才知道,他在美國治病17個月,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真正的娛樂家也不懼怕死亡,在生前的一檔綜藝節目中,李詠曾上臺發表演講《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着,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有感謝……所有電視機前的觀衆朋友們,感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而在自傳《詠遠有李》裏面他提到,自己已經想好將來要在告別儀式上放的遺言:“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告別儀式,勞累各位了,你們也都挺忙。今天來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既然不是外人,我也沒跟你們客氣,走之前都說好了,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人生幾十年,一晃就過,我李詠這輩子就好說個話,所以臨了臨了,都走到這一程了,還在這兒說話。沒嚇着你們吧?”

“在特定的舒緩音樂中,旁白仍在繼續:‘前來送話筒的有……’閉目在話筒叢中,我肯定特安詳。我這個自封的“終身成就獎”挺有創意吧?您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挺好。

舞臺上的李詠,永遠渾身喜感,但他的娛樂又是有邊界的。他可以自嘲自己的臉長,自嘲自己的髮型,自嘲自己的身材,甚至調侃自己的死亡。

但從不惡意嘲笑觀衆。

他最後與生命達成了和解。患癌之後李詠剪掉了一頭長髮,留着短髮的樣子卻被網友稱讚說好帥,變身型男大叔了。

李詠的最後一條微博狀態就停留在了2017年11月23號,那天是感恩節,李詠發了一張圖片,然後圈出了自己的妻子哈文還有寶貝女兒,以及所有粉絲。文中寫道:感謝所有人。

疾病從不特意對好人留情。但好人會被大家記住,一個永遠帶給大家快樂的好人更是。

一個真正的大娛樂家,就是用一生去告訴所有身邊的人:不管快樂還是悲傷,都會過去,但要笑着去面對,更好一些。

那個一輩子逗我們笑的人,這次讓我們都哭了,可如果李詠還活着,一定會自嘲地說:讓大家都哭了,我向各位道歉。

所以,別哭。

就用非常6+1的手勢,和這個話癆告別吧。

詠別了,大娛樂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