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假口罩數十倍暴利引不法者衆,真廠家原材料緊缺似巧婦難爲)

正規廠家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但不得不面對原材料緊張的尷尬。有廠家代表呼籲,上游原材料廠家早日全面開工。

平時不起眼的口罩,卻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成爲一些不法分子謀取暴利的工具。這背後,是各地以口罩爲代表的防護物資普遍緊缺的嚴峻現實。

第一財經1℃記者調查發現,口罩造假販假有着自身完備的流通鏈條,許多人在這條產業鏈上肆意牟取暴利,嗜血狂歡。對此,多地警方已經出手打擊。

假口罩供不應求的畸形產業鏈背後,正規生產廠家已在加班加點生產,但他們不得不面對原材料緊張的難題。

肆虐的造假販假

“成本350(元)一箱的口罩,賣到8500(元)一箱我也是醉了。”深夜11點多,微信名爲“止於亭下”的29歲男孩,在一個379人的微信羣裏興奮地炫耀說,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和家人在自家倉庫安裝了生產口罩的機器,專門生產假冒的品牌口罩,其中,假冒的“3M”口罩25元一個。

面對羣友們的質疑,“止於亭下”還發布了幾段正在生產假口罩的視頻和圖片:沒有封閉空間,更沒有無菌消毒,幾名既未戴口罩、也未穿工作服的工人,正坐在一個簡陋的房間內,將面前一些剛從機器上生產出來的口罩,徒手進行分裝,地板上,已經散落堆放着衆多口罩。

數個小時後,接到網民舉報的河南省長垣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採取行動,將這個製售僞劣口罩牟取暴利的29歲男孩程某冬抓獲,同時被抓的,還有他45歲的親戚。警方當場查扣口罩生產機器7臺,成品口罩3萬餘隻及部分原材料。目前,程某冬已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刑事拘留。

諸如程某冬這樣的製假售假者,並非個例。

長沙警方便在偵查中發現,在長沙高橋醫藥流通園從事保健品批發生意的張某光,一次性就進貨106萬隻假口罩,並利用自己的營銷網絡,很快將這些假口罩鋪貨至線上線下的小超市、藥店、微信等終端渠道,僅僅一週時間,106萬隻假口罩就被一售而空。

2月6日,長垣市公安局發佈公告,對外懸賞2萬元“緊急通緝兩名製假逃犯”,根據該通告,犯罪嫌疑人楊某昌(男,38歲,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高平鎮前留寨村人)、犯罪嫌疑人張某標(男,31歲,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慈周寨鎮前柿園村人),均涉嫌通過假冒註冊商標,對外製售假口罩,隨後,38歲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昌投案自首,但31歲的張某標仍在逃。

與此同時,湖北、湖南、河北等地警方,均查獲了從長垣市流出的假冒“飄安”品牌的假口罩,與正品“飄安”口罩相比,這些薄如蟬翼的假口罩大多隻是將兩層薄薄的紙漿粘合在一起,沒有用於防護的防護層,稍微用手一撕就會破裂。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發現,僅僅數週時間,全國便查處了數十起假口罩產銷案件,這些口罩,大多假冒“飄安”、“3M”等知名品牌。“飄安”是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品牌,這家建廠於1989年的企業,正是河南省長垣市規模最大的衛材加工企業之一。

瘋狂的流通鏈條

這些動輒數萬、數十萬的假口罩,是如何流入市場的?

近日,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偵破的一起銷售假冒僞劣口罩案件,爲我們還原了假口罩從小作坊最終進入消費者手中的完整過程:首先,是李某兵直接以0.32元/只的價格,從新鄉拿到了一批假冒的“飄安”牌口罩,之後,他又以0.5元/只的價格,將這些假口罩分銷給張某園,再之後,張某園又以1.5元/只的價格,將口罩分銷給梁某及其同夥謝某華,隨後,梁某又以2元/只的價格,將口罩銷售給長沙天心區煜弘楚仁堂大藥房的老闆葉某文,最終,這批共計3萬隻的假口罩,在經過高達五個層級的經銷網絡後,一部分被通過葉某文的藥店,被銷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另一部分則被梁某及其同夥謝某華通過路邊擺攤等形式銷售給過往消費者。

長沙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也在偵查中發現,當地另一起假冒僞劣口罩案中的冒用“飄安”品牌的醫用一次性口罩,也是經過層層分銷後,最終在微信朋友圈銷售:先是張某從位於河南安陽的家庭作坊以0.04-0.055元進貨,之後,張某又把其中部分口罩以6分錢/只的價格分銷給匡某,隨後,匡某又分別以0.12元-0.25元的價格將口罩分銷給崔某奎和劉某,最後,劉某凡在從崔某奎處以1元進貨後,開始在朋友圈以3元/只的價格公開銷售。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顧客反映,自己曾在多家線上店鋪中,購買過假的“飄安”“3M”等品牌口罩。

南陽市公安局仲景分局便在偵查中發現,當地人熊某某曾先後多次通過網上聯繫、熟人介紹等方式,分別從河南省長垣市、河北省石家莊市等地以每隻0.3元至0.4元的價格購入200多萬隻假口罩,之後,又分別以19.8元至66.8元不等的價格,將這些假口罩向全國分包郵寄銷售。

尷尬的正規廠家

程某冬所在的長垣市,是防護物資保障的大後方之一。

位於黃河之濱的長垣,剛於2019年9月撤縣設市,成爲省直管縣,作爲國內知名的醫療耗材之鄉,高峯時期,長垣市擁有70多家和2000多家經營企業,每日能產出近200萬隻各種醫用、一次性口罩,鋪貨及覆蓋率到達全國75%以上的醫院。

長垣市委書記秦保建說,疫情爆發以後不久,他們就已經號召當地44家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全部復工復產,並針對前線防護服緊缺狀況,將生產手術衣的設備和工人轉換生產防護服,當地防護物資生產重點企業的一線工人,也從1月22日的700多人,增加至3950人(截止2月11日),飄安集團、華西衛材還分別定下了日產10萬餘萬口罩、數千套防護服的生產目標。

但這些加班加點生產的廠家,不得不面對原材料緊張的現實難題。

長垣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工作人員趙軍(化名)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當地企業在生產口罩時,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外側無紡布、過濾用的熔噴布、塑料包裝袋、包裝紙箱等,其中以無紡布和熔噴布最爲重要,但遺憾的是,雖然整個長垣有40多家企業在生產口罩,但所需的無紡布和熔噴布,卻主要依賴天津、沿海等地供應。

但是,由於春節放假,不少物流企業都已放假,生產所需的熔噴布無法及時運達,造成一些企業即便復產,卻依然爲原材料短缺所困。

長垣市醫療器械同業公會會長李明忠也不斷呼籲,希望衛材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企業早日開工。

長垣市委書記秦保建介紹說,爲了緩解當地口罩生產企業的原材料短缺難題,目前當地政府專門設立了採購專項資金,統一調配當地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並確定重點採購企業,引導企業互助,資源共享。截至2月10日,口罩主要原料儲存量達到23.94噸,防護服主要生產原料儲存量達到23.39噸。

爲了盤活老設備的原材料生產功能,當地政府還幫助飄安集團把2003年非典時期採購的熔噴布生產線和復膜水刺布生產線大修後投入使用,最終實現日產熔噴無紡布4噸、複合水刺布2噸。目前,長垣市防控物資生產設備總量達到1620臺。

而爲了斬斷假口罩的生產與流通渠道,長垣市公安局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並於2月10日專門發佈《關於敦促生產、銷售僞劣產品、不符合標準醫用器材等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要求生產、銷售僞劣產品,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的違法犯罪人員在2月15日前自動投案,並對及時舉報違法犯罪線索的舉報人給予重獎。

與此同時,當地還分別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城管等多部門,在高速路口、國道口等設卡,對過往車輛進行24小時檢查,以防止假冒僞劣口罩等流出長垣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