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爱分(前)在调试热风循环烘箱)

  娄底新闻网讯(谢次华 龚日清 报道)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清桥村乌云山红薯专业合作社的“一把手”叫廖爱分,10月28日,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刚建好的厂房内调试热风循环烘箱,忙碌又幸福……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他脸上挂着笑容,他从内心感激娄星区财政局、人武部、扶贫办、双江乡及清桥村等单位领导和很多好心人,是这些人帮助他真正地“站”起来了,朝着富起来和强起来迈进。

  让人感到难以置信和惊喜的是,廖爱分是二级残疾。15岁的时候,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腰不能弯,腿脚变形僵硬,抬起来非常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初二就辍学了,瘫痪在床,病魔折磨了他10多年。后来在村支两委和村民的帮助下,远赴河南找专科治疗了四五年,收到了明显疗效,现在柱着拐杖可以行走,还可以运用自如地驾驶四轮助残车。有时遇到村里有人生病了,他马上驾驶四轮助残车将村民送到城里治病,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2016年,村支书廖庆丰向双江乡政府申请,在娄星区财政局和人武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贫困户办起了清桥农业发展公司养鹅基地,养了5000只鹅,还养了牛、羊、鸡。2017年秋季,鹅到了可以上市的时候,廖爱分主动承担了卖鹅任务,高高兴兴地开着助残车跑农贸市场、酒店和区机关食堂,有时1天卖掉200多只,来回要跑几趟,1只鹅重的有5公斤,轻的也有三四公斤。廖爱分办事非常公道严谨,每天从养鹅基地送多少斤鹅出去,当天按照市场价格回来多少钱,一毛钱不少,做到日清日结。养鹅基地按开车每送售一趟鹅,给廖爱分劳务费100元。廖爱分说,虽然辛苦,但很快乐。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积累了销售经验,且得到了村民和消费者的认可和赞扬。2014年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廖爱分,凭借自己的勤奋和相关单位的帮扶,2017年成功脱贫。

  (娄星区财政局等单位支持办起来的土特产店)

  有了销鹅经验,区财政局、扶贫办找廖爱分商量,问他对下一步的脱贫有什么想法,廖爱分建议到城区办一个农副土特产实体店,可以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区财政局等单位的赞成和支持。今年4月份开始选址装修,5月1日就开张营业了,现在实体店走上顺利营业轨道,店里的2个工作人员,1个负责店里工作,1个负责送货,两个人的月工资达到3000元,且做到按月发放。安排在店里工作的两个人是廖爱分从村里挑选出来的,都是勤劳能吃苦并且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一个是贫困户,一个困难户。

  区财政局、人武部、扶贫办及清桥村的村干部对廖爱分乐于吃苦,善动脑筋的成功做法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也更增添了这些单位领导加大帮扶力度的信心和决心。这些单位领导再次找到廖爱分商量:“廖爱分,你现在脱贫了,建议你办个红薯片加工厂,把双江乡红薯片很受消费者喜欢的悠久好名声发挥好,带领村里其他人脱贫致富,你有没有信心?”廖爱分很爽快地接受和采纳了这些单位领导的好建议。

  (娄星区财政局局长唐爱华(右二)现场督查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5月22日,红薯片加工厂正式破土动工建设,村支书廖庆丰把村里的挖机、施工工具和模板等无偿拿出来支持建设。区财政局等单位领导也常常到施工现场指导督促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大约3个多月时间,1000平方米的厂房建好了,“娄底乌云山红薯专业合作社”招牌挂起来了。区食品药品监督局按照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无偿帮助指导设备安装。厂子正式投产后,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每年可消耗红薯30万公斤,仅销售红薯这一块,当地农民可增加收入48万元。

  面对红薯片加工厂的资金缺口和红薯片的销售,帮扶责任人区财政局局长唐爱华明确表态:支持廖爱分办好现代化的红薯加工厂义不容辞,将尽快牵头组织区财政局、发改局、工商局等单位到红薯片加工厂现场办公,现场拍板解决资金缺口、商标注册等问题,还将组织区财政局干部职工捐款奉献爱心,发动干部职工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帮助销售。区人武部部长吴正平、政委张玉伟,双江乡党委书记罗建湘、乡长刘剑平,村支书廖庆丰都纷纷表示,将在资金支持、土地流转、品牌推广、做大做强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把“乌云山红薯片”打造成在全省甚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廖爱分2017年被娄底市委市政府授予“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先进人物)

  责任编辑:谭洲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