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朱元璋没有钱给父母买棺材,只能用破席子卷上父母的遗体,就在朱元璋准备抬着父母安葬时,他发现父母的脚还露在外面,于是朱元璋又找来了一些破旧不堪的衣服包裹住父母的脚。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建议,立刻打消了迁坟的念头,回到故乡之后他只是为父母的坟地做了修整,并没有移动位置,也许天葬父母的那个位置就是最有利于朱元璋的吧。

文/午夜鉴史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其中一些传统风俗至今依然没有改变,中国人对生看的很轻,却对死看的很重,古代帝王就有虽死犹生的观念,因此一个人的坟墓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父母的坟墓,一般都需要厚葬的。可是朱元璋却没能做到厚葬父母,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朱元璋小时候很穷,到底穷到何种地步?兄弟姐妹父母全部饿死,只有他和二哥还勉强活着,对朱元璋来说家人的死亡并不是最难过的,父母死后无法入土为安才是最令朱元璋心痛的。朱元璋的父母给地主种了一辈子田地,死后却没有一寸之地安息。

朱元璋曾去求过地主刘德,他相信只要刘德有一点怜悯之心也不会拒绝他,可是当时的朱元璋还是太单纯了,刘德真的就拒绝他了。朱元璋没有办法,回到破旧的家中面对父母的遗体只能嚎啕大哭,这哭声惊天动地,好邻居刘继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因为朱元璋父母的尸体都快发臭了。

刘继祖对朱元璋说“我给你一点土地,赶紧安葬你的父母吧”,此时的朱元璋就如黑夜里遇到了明灯,心中如释重负了太多。可是朱元璋没有钱给父母买棺材,只能用破席子卷上父母的遗体,就在朱元璋准备抬着父母安葬时,他发现父母的脚还露在外面,于是朱元璋又找来了一些破旧不堪的衣服包裹住父母的脚。

在穷乡邻的帮助下,朱元璋的父母终于被抬去墓地安葬,当众人走到一半的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众人只好暂时放下遗体,找了一个地方避避雨。过了一会雨停了,可是朱元璋发现自己父母的遗体找不到了,就在大家都在纳闷的时候,一个人突然发现朱元璋父母的遗体被雨水冲刷下的泥土掩埋了,这不就是天葬了。

朱元璋见如此也只好作罢,不管如何总算把父母送到了地里,良心上多少也算安慰了一些。随后朱元璋去了皇觉寺当和尚混口饭吃,此时已经天下大乱,寺庙里也没吃的,他只能四处乞讨为生,后来元军把皇觉寺给烧掉了,朱元璋走投无路之际,发小汤和写信邀请他到郭子兴账下当红巾军,朱元璋别无选择,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短短的两年时间,朱元璋就成了郭子兴的左膀右臂,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掌握了军队的大权,从此之后他南征北战打下了许多城池。在朱元璋打下南京之后,他邀请了刘伯温加入自己的团队,刘伯温的到来无疑给朱元璋打天下大大增加了成功概率。

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击败了最大的对手陈友谅,此时他想要回凤阳老家看一看了,因为每每想到父母如此草草下葬,朱元璋就觉得内心愧疚无比,眼泪时不时地就留了下来。他告诉刘伯温自己想要回凤阳老家,刘伯温一眼就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他说现在不是回家的时候,因为他们正在与张士诚作战,但是朱元璋去意已决,刘伯温说你如果真的想要回去,那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朱元璋同意了,刘伯温对朱元璋说“您是否想要回家乡为父母迁坟地?”朱元璋回答是的。

刘伯温稍稍停顿下对朱元璋说了8个字“不能迁坟,否则倒霉”,朱元璋对刘伯温神秘莫测的预料早就有所领略,一听要倒霉他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就在鄱阳湖大战中,刘伯温就预测到陈友谅要倒霉。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建议,立刻打消了迁坟的念头,回到故乡之后他只是为父母的坟地做了修整,并没有移动位置,也许天葬父母的那个位置就是最有利于朱元璋的吧。5年之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开创了大明276年的江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