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大漲逾26%,今日隨即暴跌37%,股價坐過山車的正是曾年賣5000萬雙女鞋的達芙妮國際(0210.HK)。

  昨日尾盤獲拉昇暴漲的達芙妮國際,今日午後閃崩一度跌逾40%,最終收報0.3港元,全日下跌36.84%,成交額2.29億港元,最新總市值4.95億元,較歷史高峯縮水97%。

  達芙妮創建於1990年,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女裝鞋類。1995年,達芙妮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13年市值超過170億元。作爲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曾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

  2012年,達芙妮股價超過11港元,市值170億港元,門店7000多家,達到了巔峯。但2013年以來,達芙妮營收年年下降,營業收入從2013年同比下降0.72%,到2018年同比下降20.73%。

  潛伏資金獲利離場

  9月26日,達芙妮國際尾盤拉昇,最終收漲26.67%,報0.475港元,成交2931萬港元。

  暴漲的驚喜只有一天,隨即成爲驚嚇。9月27日,達芙妮國際平開,13點50分一度有資金買入,推高股價至全日最高的0.5港元,創下2018年10月以來新高。但隨即急轉直下,獲利盤大量湧出。當日14點1分到14點9分,短短八分鐘內,達芙妮國際閃崩跌幅近40%,隨後股價繼續下探,盤中一度跌幅達到47.37%,創2007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全日成交量額達2.29億港元,振幅達52.6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7日收盤達芙妮國際大跌36.84%,但從7月9日創下0.15港元的近年新低後,自7月9日至今達芙妮國際累計漲幅仍有179%。

  市場人士認爲,9月27日午間達芙妮國際股價創出新高,早前埋伏的資金選擇獲利離場,可能是引發閃崩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無利好的情況下,達芙妮國際昨日(9月26日)股價突然暴漲逾26%。有分析認爲,這可能與公司25日晚披露的《董事名單與角色和職能》有很大的關聯。

  今年4月,達芙妮國際曾表示,近年達芙妮已經在向運動休閒市場延伸。在2019年中期財報中,達芙妮表示,正在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推出更具時尚感的運動鞋。

  9月25日,達芙妮國際發佈公告宣佈韓炳祖爲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審覈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自2019年9月25日起生效。

  公開資料顯示,韓炳祖此前曾擔任過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積木集團有限公司及361度國際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KaPPa母公司中國動向(集團)有限公司的首席財務官。

  業內人士認爲,這或許是達芙妮轉戰運動市場釋放的又一信號,韓炳祖此前在361度、中國動向的履職經歷可以爲達芙妮佈局運動市場提供相關經驗與發展思路。

  女鞋王連年虧損

  暴漲暴跌如同過山車的達芙妮國際是臺資企業。

  創始人陳賢民作爲第一批搶灘登陸的臺商,依靠設計、價格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在大陸打開了市場。並在1995年在香港上市。

  2011年,陳英傑正式接棒,2012年,達芙妮國際的股價超過11港元,市值170億港元,門店7000多家,達到了巔峯。達芙妮國際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作爲“女鞋王”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號稱中國市場每五雙品牌女鞋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

  巔峯過後,達芙妮又迅速衰落。2013年以來,達芙妮國際營收年年下降。

  2019年中報披露,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爲14.13億港元,同比下降37.79%,淨利潤虧損3.90億港元,同比下降20.86%。

  今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7%,較去年同期7.0%的增速有所放緩。達芙妮表示,今年上半年繼續努力整合並調整其店鋪網絡,以迎合其全新品牌形象,淨關閉612個銷售點,到今年6月底擁有銷售點總數爲2208個。

  業內人士認爲盲目擴張、入局劣質電商、品牌設計老氣,是達芙妮沒落的主要原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