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戴森,可能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出品的无绳吸尘器以及最近刷爆各位女士朋友圈的卷发棒,但是你知道,被誉为“家电界爱马仕”的戴森,现在要玩跨界,即将要推出自己纯电动汽车。看来,戴森不仅要制造女士们竞相争夺的商品,还要给男士们一个爱上自己的理由。

确实,电动车行业正在聚集越来越多的巨头玩家,不仅是戴森,连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电子产品巨头苹果近期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方面都有新动作。戴森为了更加贴近亚太地区用户的需求,将在新加坡开造电动车。当然,选址亚太地区作为电动车基地,戴森看中的还有其完善的供应链和高技能的劳动力。

虽然戴森的电动汽车计划一直以来都相当低调,但根据海外媒体报道,戴森生产的第一款电动车的车身尺寸分别为4100×1750×1500mm,是标准的A0级轿车。而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两台由戴森自主研发的大功率电动机负责驱动前轮,另有两台小功率电动机驱动后轮以达到适时四驱的功能,至于续航里程等更多信息则没有更多信息。

事实上,在去年下半年,英国发明家、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就宣布将于2020年推出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可以说戴森对于电动车业务早有“预谋”。未了实现造车梦,戴森早已经开始进行供应链的布局,其在三年前就已经斥资9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密歇根州专注于电池技术的一家创业公司Sakti3,之后戴森宣布投资14亿美元建造电池厂,发展固态锂电池技术。

戴森表示:“移动化是未来所有的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而电池则是电气化领域的核心技术,而戴森的电池密度已经能够达到传统电池密度的2-4倍。”更高的电池密度,意味着戴森电动车的成本不会低,而这一点,詹姆斯·戴森也承认了这一点,要知道,”家电界爱马仕“果然名不虚传。

对于戴森的电动汽车项目,目前已经拥有400名工程师默默开发了至少三年半时间。而对其自身产品充满信心的戴森还表示,不会与现有汽车公司合作研发电动车,只会与供应链厂商密切合作,尤其是亚洲的供应商。

其实,东南亚地区早已成为戴森的重要生产地,目前戴森产品的主要组装地就位于马来西亚。而在新加坡地区也雇用了1100名工人,具备每年生产大约2100万个电动马达的能力。

尽管如此,但业界对戴森电动车有不同的声音。首先,戴森并没有生产汽车的经验,要知道汽车与普通电器不同,其研发周期更长,而且要考虑的东西更多,尤其在安全方面。这不仅对生产设备、人力以及供应商提出了高要求,对研发设计也是一大考验。

而前不久,特斯拉Model3产量被曝已累计突破10万辆,从而成为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企业。尽管如此,在刚过去的第三季度,特斯拉才实现两年以来的首次扭亏为盈。由此可见,尽管是成功的造车新势力,也只能在艰难中前行,那么留给戴森的机会又有几何?

另一方面,苹果公司正在借大众E-Golf电动车的车架来做自己的自动驾驶新能源试验车。今年9月,美国车辆管理局的文件显示,苹果在加州的测试车数量达70辆,测试司机近140人,而这些数字,均超过特斯拉。以苹果的实力,相信有望在2023年左右推出首款汽车,面对这位强大的对手,戴森是否会感到压力山大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