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今,庙会又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

春节乃中国一大节日,那古人的春节又是如何过的呢?

庙会真正的用意可能对现在年轻人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庙会的源泉在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不同朝代庙会的活动都不一样,随着朝代的发展增加了许多新鲜元素。 远古时期至清朝是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也会增加精彩的歌舞等。随着道教和佛教的兴起,庙会变的更多样化,佛道二教的竞争,导致寺庙、道观的修建。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今,庙会又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北京的春节至今难亡,难忘的不是它宏伟的建筑物和围墙高高的紫禁城。而是它的建筑物折射出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变迁,无论在时间的长河里厉经多少的起起伏伏,都瓦解不掉这个民族,一条线紧紧锁住全民的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