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檢方27日說,當天襲擊匹茲堡市一座猶太教堂致11人死亡的槍手嫌兇被控29項罪名。

新華社 資料圖

槍聲·邪惡

聯邦調查局特別探員鮑勃·瓊斯告訴媒體記者,鮑爾斯隨身攜帶一支步槍和三把手槍,當地時間27日大約10時走進“生命之樹”猶太教堂,繼而開槍……

鮑爾斯隨後走出教堂,與一名警察交火,繼而返回教堂。

聯邦調查局特別武器和戰術處(SWAT)人員趕至現場,與鮑爾斯交火。槍手最終繳械投降。

這一事件中,11人喪生,6人受傷,包括2名警察;2人傷勢危重。鮑爾斯身受多處槍傷,送醫接受治療,但沒有危險。

媒體報道,一名61歲女子、一名70歲男子和一名55歲警察受傷。

當地猶太居民邁克爾·艾森伯格告訴媒體記者,“生命之樹”教堂當時正在舉行宗教活動,“在這樣一個日子,門開着……大家可以進出”。

聯邦檢察官斯科特·布雷迪說,鮑爾斯襲擊宗教場所,顯現“人性中最邪惡一面”,執法人員將“傾注全部資源”調查這起仇恨犯罪事件。

感染·辦事

鮑爾斯現年46歲,白人男性,是匹茲堡當地人。目擊者告訴媒體記者,他走進教堂時大喊“所有猶太人都要死”。

現有信息顯示,鮑爾斯多次在社交媒體“Gab”發表反猶言論,批評現任聯邦政府沒有爲阻止猶太人“感染”美國做任何事。事發當天早晨,鮑爾斯在“Gab”留言,認定當地一個猶太人團體“帶來入侵者”,“我不能坐視我們的人民遭到屠殺……我要去辦事了”。

他所說的“入侵者”,特指移民。移民,無論合法或非法,是美國一些極端團體和個人仇恨犯罪的攻擊目標。

“Gab”證實鮑爾斯是用戶,宣佈暫停鮑爾斯的賬號並聯系調查人員。

媒體報道,美國多次發生針對猶太人羣體的槍擊事件,這次傷亡最爲慘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7日晚些時候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一起“駭人的反猶太人暴行”,他爲槍擊致人員死傷“心痛”,以色列民衆與匹茲堡的猶太人羣體和美國民衆“在一起”。

檢方·罪名

美國檢方27日說,鮑爾斯被控29項罪名。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西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嫌疑人羅伯特·鮑爾斯涉嫌暴力犯罪過程中使用槍械殺人罪、妨礙宗教信仰活動致人死亡罪、妨礙宗教信仰活動致公共安全人員受傷罪等。

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在另一份聲明中說,司法部將以仇恨犯罪及其他刑事罪名起訴鮑爾斯,包括最終可以使鮑爾斯被判死刑的罪名。

分裂·警報

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7日說,槍擊事件是“純粹的邪惡”。

按照這名共和黨籍總統的說法,如果事發現場有一名配備槍支的保安,“情形可能完全不同”。

這一說法遭到民主黨籍賓夕法尼亞州州長湯姆·沃爾夫反駁:“又一次,危險的武器傷害了我們的居民。”

當地警方說,鮑爾斯沒有犯罪記錄,有持槍執照。購買記錄顯示,他自1996年以來至少6次經合法途徑購買槍支。

路透社報道,猶太教堂槍擊事件再次讓美國拉響安全警報。一天前,執法人員在佛羅里達州逮捕白人男子西澤·薩約克,指認他寄出10多個含有疑似爆炸裝置的包裹。薩約克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包裹收件人是民主黨要員或親近民主黨人士。特朗普說,他將前往匹茲堡市,但沒有提及具體時間。

教堂·仇恨

在美國,上一起襲擊教堂致使羣體傷亡事件發生在2015年6月17日,地點是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當時,白人男子戴倫·魯夫進入一座非洲裔民衆正在聚會的教堂,射殺9人、射傷1人。據目擊者說,這名槍手行兇之際,喊出“他們(非洲裔)竊取了我們的國家”。

幾天後,時任非洲裔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前往事發教堂,參加一場追思活動,與當地民衆一起落淚……

與其他場合發生羣體死傷槍擊事件不同,以教堂爲攻擊目標和犯罪場所,顯現兇手有更爲明確的“仇恨”對象,涉及宗教因素以至疊加種族因素。

2017年8月,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全美國各地部分極右翼白人至上主義者集會,一場遊行中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符號、參加者呼喊反猶太口號……次日,這批右翼集會者與左翼示威者對抗以至衝突,1人喪生、19人受傷。死者是一名女性,遭一名極右翼團體成員開車撞擊……特朗普就夏洛茨維爾事件最初所作回應,是右翼集會者和左翼示威者中都有“好人”,招致公衆和輿論批評。

新華社 資料圖

時評

控槍成了“僞命題”

槍支暴力再一次以血腥的方式出現在美國公衆面前,控槍及族羣對立等問題也再次成爲美國輿論熱議的話題。

關於美國槍支暴力的數字可謂觸目驚心:2017年美國共發生槍擊事件6萬多起,1.5萬人死於槍口;校園重大槍擊事件快速增加,過去18年奪走的性命比整個20世紀還多。每次重大槍擊案後,槍支暴力都會引發美國社會廣泛討論,但似乎每次過去一段時間後,控槍之爭基本都不了了之。

控槍問題凸顯美國社會痼疾之深。在美國,槍支問題被黨派紛爭、集團利益綁架,民意在利益集團面前顯得十分渺小。

本屆美國政府毫不掩飾對公民擁有持槍權利的支持。此次匹茲堡槍擊案後,特朗普總統在回應控槍問題時說,如果教堂裏有武裝警衛,槍手就不會爲所欲爲。由此不難想見,在美國的現實中,控槍本身就是一個“僞命題”。

除了槍支暴力,關於種族主義的動機也成爲圍繞此次槍擊案的輿論話題。槍擊案嫌疑人在社交網絡上曾多次發表反猶太人言論。特朗普也譴責此案是“邪惡的反猶太主義”行爲。雖然嫌疑人的真實動機尚待最終調查結果,但是圍繞此案的輿論關注點至少已顯示出,種族主義與加大的族羣鴻溝也正越發成爲引發美國社會紛爭的話題。

輿論普遍認爲,今日美國,種族問題加劇、極右勢力抬頭等現象明顯。白人至上主義者血洗黑人教堂、時有發生的白人警察槍殺黑人事件無疑都是這種勢頭的表現。美國聖托馬斯大學休斯敦分校教授喬恩·泰勒認爲,槍支犯罪、種族歧視等這些美國社會頑疾在不斷惡化。聯合國人權專家也認爲,美國須對國內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上升保持警惕。

“如果這樣的殺戮都不能讓政府加強槍支管控,還有什麼可以?!”如果美國民衆關於槍支暴力、種族問題的呼聲得不到回應,匹茲堡的槍聲不會是最後一次。

鄭漢根 鄭昊寧 據新華社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1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