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在流媒體視頻平臺上發佈長篇電影之前,先在影院上映,以期在好萊塢引起轟動。

  這些知情人士說,該公司已經在向一些連鎖影院提出了收購建議,並諮詢了一位娛樂業高管。該公司正在推行一項傳統的影院發行計劃,即在APPle TV+上上映之前,讓電影在影院先上映數週。

  知情人士說,蘋果現在正在聯繫影院行業的代表,提前發行電影,希望以此吸引大牌導演和製片人,避免好萊塢另一家新入局巨頭奈飛面臨的緊張局面。

  奈飛通常要求影院所有者在其擁有或製作的電影在流媒體服務上觀看的同時播放這些電影,很顯然這一做法限制了該公司在主要影院創收的能力,多數影院通常堅持要求電影在上映後三個月左右不能在網上上映。近幾個月來,影院公司與奈飛在這一問題上的多次談判均告破裂。

  蘋果的策略更類似於亞馬遜公司,後者於2015年開始發行電影。亞馬遜給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這樣的電影提供了爲期三個月的影院放映時間,而其他較爲不知名的電影也提供了至少爲期兩週的放映時間。

  蘋果這一工作由視頻編程聯席主管扎克-範-安伯格(Zack Van Amburg)和傑米-埃利希特(Jamie Erlicht)牽頭,他們向蘋果服務業務主管艾迪-庫伊(Eddy Cue)彙報工作。他們聘請IMAX娛樂業務前負責人格雷格-福斯特(Greg Foster)擔任顧問,幫助他們制定這一計劃。

  蘋果最早在影院上映的幾部大片中,有索非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執導的《觸礁》(On the Rocks),拉西達-瓊斯(Rashida Jones)在片中飾演一名年輕女子,與古怪的父親重逢,由比爾-默裏(Bill Murray)飾演。知情人士說,蘋果公司正考慮在2020年年中推出這部電影,或許是在戛納電影節等備受矚目的活動上首映之後。

  《觸礁》由蘋果公司與獨立電影製作公司A24合作製作,A24以發行藝術片《月光男孩》和《世襲》等口碑佳作而聞名,《月光男孩》更是被一舉多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去年,蘋果和A24簽署了一份多年的合作協議。

  雖然A24在好萊塢和影評人當中頗受好評,但它並不以創造票房紀錄而聞名:其票房最高的影片《伯德小姐》在美國和加拿大也僅共拿下4,900萬美元的票房。

  蘋果還與影院代表討論了一部名爲《大象女王》的紀錄片,計劃於今年上映。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一頭大象帶領她的象羣穿越非洲的故事,將於11月1日在電視和影院上映,這樣它就有資格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提名。

  據瞭解蘋果計劃的人士透露,蘋果更感興趣的不是將影院收入視爲賺錢之道,而是通過在影院公映電影來樹立聲譽和品牌。這一策略與亞馬遜工作室的策略類似。和蘋果一樣,亞馬遜也專注於那些主流電影公司不會重視的類型,而不會製作出類似《復仇者聯盟》或《速度與激情》那樣的大成本影片。

  經紀公司和好萊塢顧問說,蘋果把自己定位爲一個藝術家可以與世界分享他們故事的平臺,這要求它爲製片人和導演制定一個上映計劃。他們表示,這一策略將有助於該公司吸引那些仍然希望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作品的內容創作者,並希望他們在電影製作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最近拒絕了蘋果提出的將他的電影、電視和數字項目引入該公司的提議。據知情人士透露,艾布拉姆斯與華納傳媒簽署的協議價值低於蘋果的提議,部分原因是蘋果沒有電影發行模式。

  電影可以加深Apple TV+的吸引力。蘋果的訂閱流媒體服務將於11月1日首次亮相,最初只提供少量原創節目,這使得它很難與奈飛、亞馬遜和華特-迪士尼等流媒體競爭對手的海量節目庫相抗衡。

  蘋果試圖通過制定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來應對這一暫時的缺陷。Apple TV+的月會員費用爲4.99美元,低於Disney+的6.99美元,也只是奈飛12.99美元費用的不到一半。這家iPhone製造商有能力對這項服務打折,因爲它從硬件上賺取了海量利潤,並擁有在全球14億多活躍設備上的分銷能力。

  蘋果進軍好萊塢給老牌公司帶來了挑戰。在宣佈Apple tv+定價的當天,迪士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伊格爾(Robert Iger)辭去了蘋果董事會董事一職,以避免在兩家公司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出現任何潛在衝突。

  福斯特爲蘋果帶來了近20年與好萊塢一些最受歡迎的電影人打交道的經驗,其中包括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和艾布拉姆斯,他們的電影都是用IMAX技術拍攝的,還有AMC娛樂控股公司等主要影院。

  福斯特在IMAX任職期間,該公司正將業務擴展到科學紀錄片以外的領域,包括各大連鎖影院的觀衆席,致力於以更高的價格在大屏幕上放映好萊塢大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