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另一方面,我們在AF性能方面的提升得到了媒體和市場的好評,很遺憾這些卻並沒有納入他們的打分項目,特別是10張/秒支持AF/AE追蹤的高速連拍,電影大師APP,以及眼部對焦等索尼獨有的拍攝功能,如果納入這一打分項目,我們相信會有不錯的成績表現。此次在索尼Xperia 5機身上搭載的眼部對焦和BIONZ X for Mobile等索尼微單技術,未來是否會加入更多索尼影像的成熟技術。

本週二索尼中國在上海發佈了全新的手機產品:Xperia 5。它採用了6.1英寸21:9的FHD+屏幕,分辨率爲2520*1080;除此之外,驍龍855移動平臺、後置三攝和眼控對焦、電影大師、X1 for mobille等Xperia1上的特色功能也都得到了保留。Xperia5目前已經在各大平臺開啓預售,6+128GB價格爲5399元。

而我們也與各家媒體一起針對新品Xperia 5和索尼手機業務情況對索尼相關部門的高層進行了專訪,以下是本次專訪的具體內容:

1。此次在索尼Xperia 5機身上搭載的眼部對焦和BIONZ X for Mobile等索尼微單技術,未來是否會加入更多索尼影像的成熟技術?眼部對焦是否會成爲索尼手機的標配功能?

A:微單和手機產品特性不盡相同,我們不會將微單中的技術全部應用到手機中,但只要是適合手機的技術,我們都會考慮加入進來。比如,眼部對焦功能,我們相信手機用戶也會非常歡迎,因此我們在智能手機中也積極地加以採用。

2。從後置的三攝方案上看,索尼手機Xperia 5三支攝像頭均爲1200萬像素,爲什麼沒有使用高像素的主攝方案?另外,我注意到超廣角焦距下沒有眼部對焦功能,這是什麼原因?

A:衡量拍攝效果一般包括分辨率,速度,感光度等三個因素,我們此次更多注重的是速度,以及對感光度產生影響的像素間距,同時保證分辨率處於令人滿意的水平。

不同焦段的功能設定與拍攝題材息息相關,26mm屬於標準焦段,適合多種題材,52mm適合人像題材,16mm則更適合風光,用此焦段拍攝人像的情況非常少,因此我們沒有搭載眼部對焦的功能。

3。索尼手機業務與數碼影像業務合併後,是否會藉助影像技術來差異化,手機與影像業務團隊又是如何合作的?5G時代已經到來,索尼計劃何時會推出5G手機?

A:除了數碼影像業務,家庭影音和個人音頻業務也整合到了電子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內,今後也會大力加強合作。以數碼影像爲例,雖然手機和微單/黑卡搭載的零部件不盡相同,但是微單和黑卡積累的影像技術也會應用到手機中。同時,我們也會基於消費者需求來整合集團優勢推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5G方面,我們在今年2月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已經展示了工程樣機,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推出5G手機。索尼的產品研發理念是“Light to Display(從影像捕捉到畫面顯示)”,包括了錄製和顯示兩個方面的技術,結合5G通信技術,我們將實現高畫質,甚至是多種影像器材拍攝的高畫質影像上傳到雲端,方便消費者下載並分享。未來,索尼將基於獨有的技術整合優勢爲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娛樂體驗。

4。與Xperia 1相比,Cinema Pro這個功能在Xperia 5上有做什麼升級嗎?與競品相比,這個功能的與衆不同之處在哪裏?另外,遊戲增強器功能與競品相比有什麼優勢?

A:我們對於用戶體驗進行了整體提升,包括復框架線/網格線,自動白平衡鎖定,立體聲收音檢測,音頻水平調節,拉焦,標記功能等,整體UI佈局也更接近Venice專業系統。

Xperia 1上已經搭載了遊戲增強器功能,比如通知免打擾,性能控制,遊戲內技術提示,錄屏等功能,可以更好地提升遊戲玩家的體驗。

5。索尼Xperia 5的產品型號是如何來的,之前發了Xperia 1、Xperia10,Xperia 5命名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搭載驍龍855+芯片,爲什麼這次的Xperia 5還是搭載了驍龍855芯片?

A:今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佈了旗艦型號Xperia 1,以及中端入門型號Xperia 10 plus,我們藉此機會將之前英文字母命名的規則改爲數字命名的方式,而Xperia 5的定位是介於1和10之間的高端型號,因此就命名爲5。

Xperia 5這款產品實現了緊湊機身和優異性能的很好平衡,Xperia 1搭載的就是驍龍855,整體架構和性能都滿足我們對一款旗艦型號的要求,因此我們非常有信心地將這一芯片應用到Xperia 5中。

6。Xperia 5的屏幕尺寸是6.1英寸,21:9長寬比的情況下顯得比較小,在其他品牌都紛紛推出大屏產品的情況下,索尼推出小屏產品的原因是什麼?索尼認爲小屏產品的市場前景如何?

A:大屏的市場確實很大,事實上Xperia 1也搭載了大屏,而且是4K HDR OLED屏幕,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部分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和女性,追求寬度比較窄小,機身緊湊,方便握持,以及色彩時尚的手機,於是我們在不犧牲性能的前提下推出了緊湊時尚的Xperia 5。

7。今年9月,友商紛紛推出旗艦機型,這個時間點索尼爲什麼推出了Xperia 5?另外,我們注意到家庭影音的許多技術,比如X1 for Mobile也植入在手機中,那麼這和電視機中的芯片有什麼不同?

A:對於其他廠商的策略我們不方便評價。今年2月我們發佈了Xperia 1並於夏季正式上市,這款產品是索尼手機的旗艦型號,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爲了進一步拓展消費羣,並滿足一部分消費者對於緊湊小巧易於握持的外形需求,我們推出了Xperia 5。首先推出旗艦,然後推出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是我們一貫的產品策略。

顯示技術主要包括分辨率,色彩表現,對比度等因素,無論是電視機還是手機,研發理念和圖像處理引擎的算法都是一樣的。不過電視機和手機的零部件不盡相同,因此當我們將電視機的顯示技術植入手機中時,會進行所需要的優化處理。未來,我們也會將電視機的最新顯示技術應用到手機的研發中。

8。今年年初發布了Xperia 1,今天又發佈了Xperia 5,這兩款產品均採用了21:9 CinemaWide電影比例屏幕,這是出於怎樣的考量?這是否會成爲未來索尼手機的標配?Xperia 5尺寸比較小巧,是否屬於從前的Compact系列,據我瞭解,中國市場並沒有主推Compact系列,而且從前的Premium系列似乎也沒有產品更新?

A:我們推出21:9熒幕寬屏是爲了讓消費者在手機畫面上也能體驗到電影創作者的意圖,結合音質,實現更加沉浸式娛樂體驗。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音樂視頻(MV)內容也開始採用21:9的比例,王者榮耀等遊戲軟件也開始適配21:9的比例。21:9的長寬比在安卓系統中屬於最寬的屏幕比例,也是讓消費者充分感受到沉浸式娛樂體驗的最佳屏幕比例。未來,索尼也將不斷實現更高的用戶價值而努力。

以上談到的都是當我們橫屏觀看電影,音樂視頻,遊戲等內容時21:9長寬比帶來的便利,而手機在很多時候是豎屏呈現畫面,21:9熒幕寬屏可以在很多使用場景下發揮優勢,比如打開地圖可以展現更多內容,使用鍵盤撰寫郵件時可以在屏幕上方顯示郵件正文而不會被鍵盤遮擋,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多任務窗口功能。還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觀看視頻時可以同時打開聊天工具和朋友聊天,娛樂社交兩不誤,而在電商平臺購物時還可以將兩個網站的同一產品進行上下並排顯示,方便對比價格等等。

今年年初開始我們採用了21:9熒幕寬屏,並推出了新的系列,換句話說,Compact系列和Premium系列這樣的分類方式得到了刷新。

9。索尼手機在中國市場是如何定價的,參考全球價格並兌換爲人民幣價格嗎?Xperia 1和Xperia 5推出了很多顏色選擇,但是存儲容量卻只有單一的選擇,這是爲什麼?

A:我們會參考全球的定價情況,同時各地區也會根據自己的市場情況進行適當的價格調整。

存儲容量方面,我們基於市場洞察提供了適合於大多數人的大小,同時我們也支持拓展存儲卡功能,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擴容。

10。  我們看到市場上有很多廠商推出了各種形態的手機,有劉海屏,水滴屏,或者彈出式攝像頭來實現全面屏效果,相比之下索尼手機的形態略顯保守。對於未來手機的形態,索尼有什麼想法?

A:在Xperia 5的開發過程中,我們內部也多次討論過外形設計,比如說在屏幕上開孔或者以劉海的形式放入前置攝像頭等,但是我們希望堅持自己的理念,那就是爲消費者帶來21:9熒幕寬屏的沉浸式娛樂體驗,因此最終沒有采用劉海屏的方案。未來,我們也將堅持這一理念,結合消費者需求不斷創新設計。

11。  索尼移動在中國市場進行了一次大的調整,請問針對中國市場是否有特殊的市場策略?

A:索尼移動在中國大陸地區相關職能整合融入索尼中國消費電子營業本部是爲了更好推動索尼的各項電子業務在人員、技術、銷售渠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進一步協作。我們將結合索尼黑科技的技術優勢不斷創新,進一步拓展除了索尼粉絲以外,在攝影,視頻,遊戲領域的顧客羣體,帶來更多具有出色專業功能和索尼獨特的娛樂體驗的產品。

12。  剛纔提到了攝影注重三個方面,分辨率,速度和感光度,但是拍照之後瀏覽需要等待的用戶體驗是否可以得到改善?Xperia 5似乎取消了960fps超慢動作拍攝功能,這是爲了與Xperia 1進行差異化嗎?

A:在不同的拍攝場景下需要等待的時間並不一樣,在夜景等弱光條件下影像處理器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處理,當然我們也會不斷改進這一用戶體驗。

根據用戶洞察,我們發現這一拍攝功能的應用並不頻繁,因此我們取消了960fps超慢動作拍攝功能。

13。  前陣子,知名相機評測網站 DxOMark 發佈了索尼 Xperia 1 攝像頭評測,該機的後置相機獲得了 91 分,我們知道Xperia 5也採用了與Xperia 1相同的三攝系統,索尼怎麼看待這一得分?Xperia 5是否已經送測?

A:我們知道這一評分,但是並不清楚他們基於哪些細分項目來打分,僅從他們的評分來看確實得分不高。而另一方面,我們在AF性能方面的提升得到了媒體和市場的好評,很遺憾這些卻並沒有納入他們的打分項目,特別是10張/秒支持AF/AE追蹤的高速連拍,電影大師APP,以及眼部對焦等索尼獨有的拍攝功能,如果納入這一打分項目,我們相信會有不錯的成績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評分似乎有失完整客觀。

當然,比起一味追隨他人,我們更看重消費者的需求,並在深刻的市場洞察基礎上不斷創新,打造用戶體驗更好的創意娛樂手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