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明到,這些冥幣不能隨便燒!央行已明文禁止)

清明到,這些冥幣不能隨便燒!央行已明文禁止 (來源:)

又到一年清明時,成都市民王女士沒有出遠門遊玩,她帶着兒子回到老家達州給過世的親人掃墓。在附近的鄉鎮集市上,她注意到不少祭祀用品店在售賣印有人民幣圖樣的冥幣,前來購買的人還不少。

而據央行最新發布的《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修訂稿)》,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首次提出,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

最後,王女士選擇購買了其他祭祀用品,併到花店購買了幾束鮮花。“外婆生前在家門口種了很多花,鮮花代表了我們對她的思念。”王女士說。

清明燒紙需謹慎 央行:仿人民幣版冥幣已明文禁止燒

走訪

仿人民幣版冥幣在市場上依然存在

在成都文殊院前,曾經的殯葬一條街上,有不少祭祀用品店。隨着清明節的到來,祭祀用品也到了銷售的“旺季”。

記者在多家祭祀用品店注意到,貨架上除了擺放香燭、紙錢等祭祀用品外,一摞摞各式各異的冥幣同樣顯眼,這些冥幣多數採用了人民幣同款色調,但紙幣上的圖像及紙張大小差別較大,其中部分冥幣與現在或者曾經流通的人民幣很相似,面額從5元到上億元不等。不同樣式的冥幣上,印有“天堂銀行”“中國冥民銀行”“天地通用銀行”等字樣。

“店內祭祀用品多,選擇範圍廣,冥幣的銷量上漲得不是很明顯。”一店內工作人員介紹。而據另一位提供互聯網殯葬“一條龍”服務的老闆介紹,顧客前來購買祭祀用品時,他們都會主動推薦鮮花、水果等綠色祭祀物品,“之前購買紙錢、冥幣的現象比較普遍,這兩年各級部門一直在宣傳綠色祭祀,市民在逐漸接受。”

在一家祭祀用品店內,記者見到一位老人花了20元買了兩大摞不同面值的冥幣,並挑選了其他祭祀用品,“沒有特別選冥幣,挑了好幾樣。”也有市民表示,選擇購買仿人民幣版冥幣,主要是爲了寄託哀思,如果沒有了,影響也不大。

專家:

中小城市及鄉村這一現象較突出

下一步要重要關注

早在央行發佈《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修訂稿)》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金融與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小琪已注意到。在他看來,這是國家推動人民幣流通法制化、規範化的管理舉措。

“其實在《人民幣管理條例》中就有相關規定,但是落實的情況不是很理想。”他認爲,如將該管理辦法與綠色祭祀結合起來推廣,有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但要真正法落地,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在喪葬市場的管理上也需要進一步規範化,需要落實好相關法律法規。此外,還要加強處罰措施。

近年來,全國各地持續開展不同形式的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宣傳,取得一定成效。不少市民開始接受以敬獻鮮花、植樹綠化、家庭追思會等文明低碳方式緬懷故人。王小琪發現,目前不少大城市已經形成綠色祭祀的氛圍,但在中小城市及鄉村,焚燒紙錢及售賣人民幣版冥幣的現象還比較突出,“下一步應該重點關注,要補短板。”

徐萌 本文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劉雨欣_NBJS78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