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袁術任命的將領之外,仍有不少忠於朝廷的太守、武將,他們與袁術派系的孫策、朱治自然互爲敵對關係。朱治以吳郡太守身份推舉孫策的兩個弟弟孫權、孫翊爲孝廉,曹操爲籠絡、控制孫策還打算徵辟孫權、孫翊到朝廷做官,但被孫策婉拒。

三國良將系列之朱治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說到江東集團三代老臣,人們最常想起便是程普、黃蓋、韓當三老將。今天將爲您講述一位知名度不如他們,但實際地位卻更高的一位江東老將,朱治。

朱治(156-224),字君理。丹陽郡故鄣縣(今浙江安吉)人。需要注意後世所稱“吳郡四姓”,均爲累世吳郡本地大族,而吳郡朱姓代表爲朱據、朱桓一支,丹陽朱治並非吳郡四姓之列。

孫堅最早的追隨者,輔佐江東三代的元老將領,朱治

朱治重大事件之一——孫氏元老,多有戰功

朱治最初在家鄉故鄣做縣吏,後來舉孝廉給州刺史做從事。這是繼黃蓋之後筆者第二次講到的舉孝廉出身的江東武將,看來江東不光有周瑜、魯肅等儒將,其他武將的文化水平普遍要比其他勢力高,無怪乎呂蒙能夠發奮學習,原來東吳將領的愛好讀書是有傳統的。

中平元年(184),黃巾之亂爆發,東漢朝廷大規模徵兵。孫堅被老上級朱儁表爲佐軍司馬幫助圍剿豫州黃巾軍。孫堅沿途募兵,朱治於此時加入。也就是說朱治追隨孫堅的時間比程普、黃蓋、韓當三大老將還要早。

中平四年(187),荊州長沙郡發生叛亂,區星率一萬多叛軍圍攻長沙。朝廷任命孫堅爲長沙太守前往平叛,朱治被拜爲軍中司馬,跟隨孫堅前往,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平息叛亂。

中平五年(188),朱治追隨孫堅向周邊零陵、桂陽叛賊發動進攻,很快擊敗賊軍首領周朝、蘇馬、郭石等。朱治立下戰功表現突出,被孫堅表奏爲都尉。

初平二年(191),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朱治隨孫堅在陽人之戰中大敗董卓大將胡軫、呂布,攻入洛陽,朱治以戰功被表爲督軍校尉。

孫堅打算繼續向長安進兵時,得到後方遭襲的消息,只得回師。

孫堅爲袁術表奏的豫州刺史,屬於袁術下級,袁紹與袁術素來不合,眼見孫堅連連得勝,怕袁術集團坐大,於是派自己人周昂擔任豫州刺史,進攻孫堅大本營陽城。同爲袁術派盟友的徐州牧陶謙此時遭遇黃巾軍攻擊,朱治受命分兵幫助陶謙討伐黃巾軍,孫堅則回到陽城與周昂交戰。

值得一提的是孫堅回攻陽城的戰鬥中,公孫瓚派出支援的部隊由其弟公孫越率領。公孫越此戰被周昂守軍的流矢射死,公孫瓚將這筆賬記在袁紹頭上,由此公孫瓚與袁紹決裂,兩人在河北激戰數年。

朱治分兵前往徐州不久,孫堅受袁術之命南下進攻劉表,死在黃祖手中,朱治暫時歸附於袁術帳下。

在這期間,朱治觀察到袁術爲人無德少能,不是能成大事之人,於是勸孫策回到江東建立自己的基業,脫離袁術。

孫堅最早的追隨者,輔佐江東三代的元老將領,朱治

朱治重大事件之二——保護孫氏家小,初創孫氏基業

初平三年(192),李傕把控的朝廷任命馬日磾爲太傅、錄尚書事,持節前往關東安撫各路諸侯。馬日磾到壽春後,舉薦朱治爲吳郡都尉、孫策爲懷義校尉。馬日磾作爲持節使者,有代朝廷任命官員的權力,當然朱治、孫策此時均爲袁術部下,所以這種提拔也是爲討好袁術。後來袁術搶奪馬日磾的節杖強迫其辟命自己部下十多人,又不準其離開,最後馬日磾於194年憂憤吐血而死。

初平四年(193),孫策被袁術派往派往其舅父丹陽太守吳景處,丹陽位於揚州北部,與徐州接壤,此時徐州牧是陶謙。孫策母親吳夫人居住於徐州廣陵郡江都,爲避免日後被陶謙利用,孫策派呂範將母親等人迎接至丹陽。按說陶謙是袁術盟友,爲何會如此擔心呢?首先亂世諸侯之間的聯合與敵對取決於利益,說翻臉就翻臉,家屬留在別人地盤始終不安全。另外,孫策父親孫堅起家就在徐州,二十年前曾在鹽瀆、盱眙、下邳三縣做縣丞,其中下邳還是徐州治所。所以孫家在徐州南部也稱得上廣有人脈,孫策在丹陽,始終被陶謙提防警戒。正是同年,曹操父親就死於陶謙部將之手,此事在此暫不展開,但足以證明搬遷家屬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興平元年(194),孫策謀取江東的千載難逢良機出現。袁術盤踞揚州治所壽春,朝廷新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無法赴任,被吳景、孫賁迎往丹陽。由於吳景、孫賁爲袁術任命的將領,劉繇無法信任,便將他們派往江北。這導致劉繇與袁術徹底決裂,雙方在長江兩岸紮下營寨,相持一年有餘未分勝負。由於孫策此時也屬袁術,併爲袁術攻打廬江,所以丹陽也不再安全。

孫策母親兄弟等全家老小都在曲阿,時任吳郡都尉的朱治便成爲化解這一危局的不二人選。朱治帶人到曲阿將吳夫人等一行人接走,從水路向吳郡進發。沿途對孫家人保護嚴密,照顧有加。朱治等人打算從錢塘縣北上進入吳郡,時任吳郡太守許貢率兵在由拳阻攔。

這裏說明一下,許貢的吳郡太守是朝廷早先任命的,朱治的吳郡都尉乃馬日磾爲討好袁術所表薦。郡之都尉通常專管一郡之軍事,地位上有時與太守相當,有時爲太守副手,在無太守時也可行太守職權,並無一定之規。當時揚州存在有袁術與劉繇兩座山頭,所以下面各郡縣也大致分成這兩派。除袁術任命的將領之外,仍有不少忠於朝廷的太守、武將,他們與袁術派系的孫策、朱治自然互爲敵對關係。

朱治與許貢交戰,曾跟隨孫堅南征北戰的朱治輕鬆將許貢擊敗,許貢向南投奔嚴白虎,朱治順勢進入吳郡,代領太守事宜。多虧袁術任用朱治這個孫家死忠分子爲吳郡都尉,才使吳郡如此順利成爲孫家的地盤。又多虧朝廷空降劉繇,時袁術、劉繇兩人死磕,這給了孫策獨立發展的最佳時機。

孫堅最早的追隨者,輔佐江東三代的元老將領,朱治

朱治重大事件之三——輔佐孫策,席捲江東

興平元年(194),在朱治進攻許貢之前,孫策向袁術請命前往江東家鄉募兵,以幫助袁術進攻劉繇,並在江東爲袁術拓展勢力。袁術認爲丹陽有劉繇、會稽有王朗,孫策不會強大到脫離控制,加上出於對孫堅舊情,以及對廬江太守職位的食言有愧,於是批准孫策帶着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出發。孫策先到歷陽與吳景、孫賁匯合,增加兵力後連續與劉繇交戰,連戰連捷,最後攻入劉繇大本營曲阿,劉繇敗退至丹徒。

朱治進兵由拳的時間大約於此同時,兩路並進使劉繇收尾難以兼顧,很快吳郡被孫策徹底佔據。袁術上表朝廷,奏請拜孫策爲殄寇將軍。

建安元年(196),朱治隨孫策進攻會稽郡。太守王朗不敵,出海準備逃往交州時被孫策俘獲。王朗不願輔佐孫策,後被曹操以朝廷名義徵召。攻下會稽後,除豫章仍在劉繇手中外,江東大部地區都成爲孫策及孫氏宗親掌控的地盤。雖然名義上孫策仍屬袁術集團,但孫策的實力此時已經不在袁術之下,況且袁術爲人反覆無常,狂妄自大,明眼人都看出其不能成事,孫策的脫離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攻下會稽郡後,孫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人事變動。將地盤上的原有太守盡皆替換成自己親信,據《三國志》孫策傳載“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爲丹陽太守,以孫賁爲豫章太守;分豫章爲廬陵郡,以賁弟輔爲廬陵太守,丹陽朱治爲吳郡太守。”這個人事任命非常有意思,吳景爲孫策舅父,孫賁、孫輔爲堂兄弟,只有朱治非宗親關係反而成爲大後方吳郡太守。在這時期太史慈、周瑜、魯肅這些留名後世的名將們尚未追隨孫策,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尚爲中層將領,可以看出朱治在孫策時代的江東集團內部地位之高。

建安二年(197),袁術稱帝。孫策寫信勸諫無效,於是正是與袁術決裂。吳景、孫賁隨即也來到江東脫離袁術。掌控朝廷的曹操派出使者示好,表孫策代理明漢將軍。朱治以吳郡太守身份推舉孫策的兩個弟弟孫權、孫翊爲孝廉,曹操爲籠絡、控制孫策還打算徵辟孫權、孫翊到朝廷做官,但被孫策婉拒。

江東初定,各郡縣仍不斷有反抗勢力不時擾亂,山越也一直不安分,與反孫勢力時常聯合舉事。孫策後來在攻打豫章郡及江夏黃祖時朱治並未隨軍出征,而是鎮守吳郡大本營,可以說朱治是孫策最信任的人之一。

孫堅最早的追隨者,輔佐江東三代的元老將領,朱治

袁術

朱治重大事件之四——敢於直言,一心爲江東

建安五年(200),孫策遇刺身亡。朱治與張昭、周瑜等人繼續輔佐孫權。

在孫權掌權不久,發生過一件奇怪的事。此事記錄在《三國志》諸葛瑾傳中,是講吳郡太守朱治因爲某件事讓孫權感到不滿,但因爲朱治是元老將領,當初又爲孫權舉孝廉,所以心中很氣憤卻不好表達出來。孫權當時還不到二十歲又根基尚淺,所以只敢生悶氣,不知如何發泄。

剛剛從北方來投奔不久的諸葛瑾觀察到孫權有心事,猜出緣由,但也不好直接說出來,於是找了個機會私下在孫權面前以文字書寫出來,並談論了相關的一些處世之道,大意爲勸孫權敞開心胸,放寬肚量之類。孫權看罷豁然開朗,心結也被解開。

究竟朱治做了什麼讓孫權如此氣憤,史料未有明確記載。既然諸葛瑾都不敢言明,我們更是無從知曉。不過觀察朱治後來表現,似乎此事影響不大。建安七年(202),孫權表朱治爲九真太守,行扶義將軍,分出吳郡的婁、由拳、無錫、毗陵四縣爲朱治的奉邑,並由朱治任命縣長。九真郡位於交州,此爲遙領,加扶義將軍及四縣奉邑則屬於提升,所以結合前文來看,不論孫權當時爲何生氣,都並未影響對朱治的信任。朱治領兵征討東南地區的山越,又擊敗黃巾殘黨陳敗、萬秉等人,爲穩定東吳後方立下汗馬功勞。

孫權三弟孫翊性格很像大哥孫策,但更加暴躁,喜怒形於色,不善於控制情緒。鑑於孫堅、孫策的前車之鑑,朱治曾嚴肅地責備孫翊,並提醒、警告孫翊要懂得小心謹慎。

建安九年(204),很遺憾孫翊還是被賊人刺殺,不僅性格,連命運也一如孫策。朱治對孫翊敢於當面之言,想必惹孫權生氣也極有可能是勸諫時說話太直,年輕的孫權覺得受了委屈,所以心中氣憤。要知道朱治年近四十還沒有兒子,長子朱然本是外甥過繼爲子,所以把無處安放的父愛給了孫權,言語上有所批評。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進佔荊州,江東震恐。當時主降輿論甚囂塵上。孫權堂兄孫賁時爲豫章太守,是當年袁術稱帝時毅然拋下妻兒、拒絕袁術任命隻身回到江東的孫氏宗親。孫策時期孫賁將自己女兒嫁給曹操著名的“黃鬚兒”曹彰,當時雙方關係處在蜜月期,當曹操掃平中原,南下荊州時,孫賁卻向許多主降派那樣心中恐懼,甚至打算遣子入質。

朱治聽說孫賁要投降,趕緊去找孫賁,爲其陳明利害安危,在朱治的力勸下孫賁改變主意,不再投降。朱治如何勸說孫賁使其回心轉意的呢?在裴松之注引《江表傳》中有《說孫賁》全文,從董卓之亂談起,講到中原民生凋敝,長江天線阻隔,還以劉備隨顛沛流離但聲望遠播可以聯合等等,也提到孫賁嫁出去的女兒,分析得條理清晰、虛實結合,確實很有說服力。原文很長在此就不復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閱讀。

孫堅最早的追隨者,輔佐江東三代的元老將領,朱治

孫策初入江東形勢圖

朱治重大事件之五——晚年備受禮遇,榮寵至極

隨着周瑜、魯肅、呂蒙等人的崛起,朱治逐漸淡出前線,專心治理他管轄的吳郡四個縣。

黃武元年(222),朱治被封爲毗陵侯,依然領有原來的四個縣。縣侯通常食邑爲一個縣,朱治能長年領有四縣,又是在人口遠比曹魏少的東吳,可見孫權對朱治的敬重程度。

孫權成爲吳王后,朱治每次覲見,孫權都親自迎接,以迎接朋友之禮儀相待,不用君臣之禮。每次不僅用豐盛的宴席款待朱治,甚至朱治的隨行人員都能得到禮品,孫權對朱治的感情確實遠非一般君臣關係。

朱治生活簡樸,雖然很富有但並不浪費,車馬服飾只要夠用就好。朱治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不忘經常給孫權出謀劃策。孫權想讓朱治出任督軍御史,審批軍事文書,但朱治表示自己只是提提建議,年事已高就不擔此重任了,領取四個縣的食邑已經非常滿足,對權力並不貪圖。

儘管朱治爲人處世低調,但因爲孫權對其特殊敬重,所以吳國的公族子弟、吳郡四姓大族在出仕爲官時都希望到朱治的轄區,增加曝光度。結果郡吏多達數以千計,一個郡實在不需要這麼多公務員,朱治分幾次將這些人遣往王府,供孫權任用,每次都能派遣出幾百人之多。

黃武二年(223),朱治被拜爲安國將軍,授予金印紫綬,鎮守故鄣,也就是朱治的家鄉。金印紫綬的安國將軍朱治可絕不是普通雜號將軍,參照漢代品級制度,乃與丞相、相國平級。更改轄區是朱治自己申請的,據朱治本傳載“以年向老,思戀土風”,並且丹陽郡深山中尚有山越人還未歸附,一解思鄉之苦同時也能夠鎮撫山越。

朱治回到故鄣,當地父老、舊識都來拜見,朱治來者不拒,通通請進門好酒好肉款待,家鄉的人都以朱治爲榮。住了一年多後朱治回到吳郡。依照當時慣例,爲將者都要異地駐紮,防止地方勢力坐大。朱治能回家鄉暫住一年多,是孫權的特殊優待,其他人很難有這種待遇。

孫堅最早的追隨者,輔佐江東三代的元老將領,朱治

黃武三年(224年)朱治去世,時年六十九歲。朱治親生長子朱才繼承爵位。

作爲孫家三代老臣,曾作爲孫堅副手南征北戰,爲孫策攻下吳郡立下汗馬功勞,輔佐孫權時鎮守後方、鎮撫山越,是江東集團從無到有的創業元老。作爲最早的孫氏部將,後期儘管出鏡率不高,但創立基業之處的功勞尤爲可貴,所以後來受到孫權特殊禮遇,榮寵至極。朱治一生毫無私心地爲孫氏、爲東吳付出,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