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中的線上課堂:用戶數量激增,但老師“當主播”並不容易)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這個春季學期,不少老師的開學第一課不是在講臺上完成的。

線下培訓機構被叫停、多地高校延期開學,爲了阻止疫情向校園內蔓延,線上課堂、停課不停學成爲新的關鍵詞。

從面對一塊黑板到面對一塊屏幕,老師和學生的地理距離變遠了,如何保證學習上的互動溝通不變遠?

對新近“喫螃蟹”的廣東肇慶懷集冷坑中學而言,學生用鍵盤來同時回答選擇題,既方便統計,生動有趣,又能防止互相作弊。若是增加“點名”答題功能,就更加實用。

不過,從各方面來講,老師“當主播”都並沒有那麼容易。

網易有道旗下AI開放平臺——有道智雲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據反饋,老師直播硬件設施普遍不夠完善,缺電腦,也缺麥克風攝像頭等一些標準的在線直播的硬件。更大的挑戰是老師對直播軟件的使用非常不熟悉,很難上手,需要做很多輪培訓。“這是全行業都面臨的一個問題。”

該平臺近日宣佈向全國中小學及培訓機構提供免費的遠程教學系統。截至2月10日,有道智雲已經接到全國超過2500學校和機構的合作需求,覆蓋學生數200萬,其中以北京、新疆、廣東、上海、湖南、雲南、江蘇、浙江等地佔比較大。

防疫知識線上課堂

據悉,有道智雲此次免費提供的系統包括視頻錄播課課程設計、全流程學習數據的記錄分析、智能作業批改系統、學情大數據分析報告,基本覆蓋教育機構的日常教學需求。

爲了增加遠程教學系統的即戰力,有道智雲推出第二套方案。其核心理念是令老師只用一個手機就能先保證直播上課,滿足基本教學和與學生溝通的需求。

學校的聲音

廣東肇慶懷集冷坑中學從2月10號開啓了中國大學MOOC線上課堂系統。爲了體驗這一新鮮工具,從教師到學生,都在技術人員的支持下進行了提前的專題培訓。

該校教務處主任李嘉強介紹道,在之後,教師選擇自己拿手的教學方式,教師線上講授,學生聽課反饋,師生實時互動交流。

李嘉強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把傳統的課堂搬到網絡上,需要合理的利用各方資源,恰當的利用軟件的各種功能,適應者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其中,選擇題按扭鍵盤的發送和即時統計,能有效提升課堂的互動氣氛,人人蔘與,不存在抄襲,結果直觀,這是傳統課堂做不到的。當然還可以紙上答題後,拍照上傳,共同評閱。”

不過,他也提出了一點小建議:聊天區加入語音發送功能,最好可主動選擇某位同學回答問題,即“點名”答題。

冷坑中學學生在家上課

美中教育集團校長李崇波則表示,學生在家能通過在線學習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和麪授相比,在線能讓我們學校最好的老師,給所有學生上課,這是之前線下面授所做不到的。授課之後,優質的內容能留存在我們的教育雲上面,作爲之後的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參考。”

不過,他也認爲,疫情比較突發,系統和老師、學生們都還沒有準備好,都有個學習、適應和成長的一個過程。

線上用戶激增

網易有道副總裁、智雲開放平臺負責人金磊也認爲,老師的水平一定程度決定了在線教育的服務質量。

另一個問題是,大量剛需的用戶湧向在線課堂,流量的突然暴漲對在線教育直播平臺的流量承接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驗,如果沒有成熟的教學直播技術和充足的帶寬儲備,將很難滿足正常的服務。

“直播系統的技術難點主要是大規模人同時在線且要低延時。現在疫情期間,直播需求量較大,在線人數遠超過去的峯值,同時還要維護低延時,滿足教學互動的需要。”金磊介紹道。

在此種現狀下,現成的線上課程就成了重要的應急資源。

中國大學MOOC在1月29日公佈啓動應急支援行動,爲全國受疫情影響延期開學的高校,免費提供慕課課程、教學服務及學習數據支持,並優先服務湖北地區高校。除了從近8000門課程中適配相應的專業課、公共課、通識課等課程資源,學校還可免費獲取慕課、SPOC、直播等各類教學形式的平臺服務。

有數據顯示,中國大學MOOC日活躍用戶(DAU)從1月27日到2月10日上漲超5倍。僅2月10日一天,DAU峯值是2019年峯值DAU的3倍。而以往慕課平臺的日活峯值往往出現在年底,也就是學期即將結束的階段。

網易有道精品課則在1月24日宣佈向武漢市中小學生免費提供寒假線上課程。武漢市所有在校中小學生,憑學生證件和本地身份信息,即可在有道精品課上免費申請學習相應年級的全學科寒假系統課程。隨後,支持範圍逐漸擴大到全國小初高在校學生,同時增設500萬元全勤獎學金。

據瞭解,有道精品課全國名師直播課的用戶報名數達到百萬量級,其中三到五線城市佔比超過7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