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接上一篇的話題

“輸了健康,贏了世界又如何?”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和於術數,不妄勞作......十幾個字早已把人體五臟、六腑、精氣神的調理通通概括了。

三方面幫你輕鬆釋放自我,遠離疲勞,贏回健康!

先養心

想要身體健康,首先要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

《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

大悲、大喜都會影響健康,所以及時的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且適時的疏導,學會去駕馭情緒很重要。

還記得范進中舉後,見到了喜報,因歡喜狠了,痰迷心竅,昏倒在地,救醒後又發瘋嗎?就是因爲情緒影響到健康。

現代社會壓力比較大,緩解壓力有很多種方式。

散步降壓,步子快一點效果更佳(每分鐘100—130步)。

古典音樂實驗證明,只需聽1個小時,焦慮情緒會少一半。

每隔一段時間要與大自然親近,多去草原、海邊以及淳樸的鄉下等地方。

如果在室內,煩惱時不妨嘗試給植物澆點水。研究表明,置身植物世界10秒鐘,就可產生巨大的心理放鬆。

上班或赴約時,一定要提前10分鐘出發,路上一旦堵車,就會給人造成巨大的壓力。

再養體

養體重要的是一個動字,動字包括勞動和運動,任何勞動和運動,只要不是過力的,對身體健康都是有益的。

“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主張“動則生陽”,但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

每天深呼吸5次即可,能提高肺活量,增加腦供氧量,解除疲勞。

吸氣時,先使腹部膨脹,然後使胸部膨脹,達到極限後,屏氣幾秒鐘,逐漸呼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儘量排出肺內氣體。反覆進行吸氣、呼氣,每次3~5分鐘。

除了深呼吸外,每天還需做一些輕度體操,如打太極拳,做廣播操中的擴胸運動,讓僵硬的部位獲得伸展,恢復正常血流。

即便你無法做到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鍛鍊強度,你也可以每月少開一天車、走樓梯不坐電梯、將電話放在儘可能遠的地方、空閒時打個盹兒、伸伸懶腰,甚至哼段小曲兒,都比完全坐着不動的好。

順應四時,合理飲食

人的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與整個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人和宇宙萬物一樣,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生、按照四時的法則而生長的,“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人生天地之間,人必須要依賴天地陰陽二氣的運動和滋養才能生存。

人體的內環境必須與自然界這個外環境相協調、相一致。人體氣血對春夏秋冬不同氣候變化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以此達到與外環境的協調統一。如果人們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之道,就有可能產生病變。

飲食方面遵循這樣的原則:多喫天然的,少喫人造的!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篇中有此一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五穀是指稻、麥、黍、稷、菽五種糧食作物

意思就是穀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等都是作爲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

上帝問:什麼是成功?

有人說是積累了財富,

有人說是嬴得了權利,

有人說是得到了愛情,

有人說是成爲了國家領袖。

上帝笑了:哪有這麼複雜?把身體養好,晚一點來見我就是成功!

活得長壽且活得健康,不是看有多少錢、喫得有多好,關鍵在於是否掌握正確的觀念。你認爲呢?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體質差一點的很容易感冒咳嗽,回覆:咳嗽 ,教你三天治癒咳嗽的方法,簡單且效果奇好,我親自體驗過幾次了。

擴展閱讀:

趕緊把你手中的阿膠扔掉吧,這纔是補氣血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養肺黃金期,學會最厲害的這兩招,冬來不生病!爲家人保存!

累不是病?從疲憊到猝死只差一個觀念的距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